防禦能力提升,就意味著攔截能力增加。
“不是行動式?”宋建明疑惑地問道。
他們有些糊塗。
前衛本來就是行動式防空導彈。
難道又要立新的專案?
現在整個設計團隊都還在消化反擊一號跟反擊二號的相關研究資料跟技術,準備把這個用來融合到新一代的中遠端防空系統中。
再立一個專案,就完全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所以,設計團隊都是看著謝凱跟鄭宇成他們。
“並不一定是行動式。最好是行動式。”謝凱如同說繞口令。
見眾人聽不明白,解釋著,“這種導彈,主要針對的同樣是防空導彈。目前世界各國的軍艦,對付反艦導彈,一般情況下,都是採用近程防空導彈跟密集速射炮,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馬島海戰中,謝菲爾德號被飛魚反艦導彈擊沉,一方面是雷達沒有提前發現,另外一方面就是近程防禦系統中,快炮根本就沒法有效對付反艦導彈。”
謝菲爾德號被擊沉,使得飛魚導彈在世界上名聲大噪。
英國人為了挽回聲譽,隱瞞謝菲爾德號的設計缺陷,藉口說是雷達關機,實際上怎麼回事兒,懂行的都知道。
謝菲爾德號上的防空導彈跟防空炮,都無法對付飛行姿態妖嬈,姿態風騷的反艦導彈。
軍艦上的密集速射炮最終沒有成功攔截住飛魚導彈,使得謝菲爾德號這種造價在當時全世界最貴的驅逐艦沉沒。
然後,中國也放棄了引進。
“提出要增加這樣的效能,不是為了出口,而是為了給我們海軍自己使用。海軍軍艦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敵人的軍艦,而是來自空中。戰機幾十公里外就投放反艦導彈,隨後,反艦導彈一般都在海面上十多二十米的上空掠海飛行,到了末端開啟主導雷達探測目標的時候,留給軍艦的反應時間就不多了……”謝凱把給誰使用明確地說了出來。
到目前為止,404開發的任何一款武器裝備,都因為價格太過高昂,國內部隊都沒有使用。
當然,全世界到處賣的武器裝備,也不太適合用於國內國防。
一開始404跟上級領導就有著約定,太多先進的是不能出口的。
國內使用的,肯定不可能跟賣出去的一樣好不是?
“所以,出口的軍艦可以不裝備擁有這樣功能的防空導彈,我們國內自己使用的,不裝備不行。這些,就是拉開戰艦作戰效能水平差距的關鍵。”謝凱的話如同連珠炮,根本就沒有誰能打斷。
或則說,眾人已經適應了他的這種風格,根本就沒法反駁。
又是舉例又是說資料什麼的,聽起來比誰都專業。
何況,謝凱是接觸客戶的第一人,他比研究人員跟了解客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