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飛的人沒想到,李明山現在改變了態度。
李明山也沒法解釋,總不能說,從一開始他就不是非常看好不是?
如果能引進,404願意花大筆錢引進,最終技術消化,用到運十的改型上,可以讓運十發展更快不是?
現在倒好,成了鑽風箱的老鼠,裡外不是人。
鄭宇成他們都怪自己。
“搬到基地?基地裡面的配套等,都沒有這邊完善啊。”程不時有些不解,“在這邊,設計跟生產可以無縫銜接,遇到什麼問題馬上可以改進的。搬回基地,就得來回跑,這成本也不低。”
馬鳳山等人沉默不語。
他們考慮更多的是運十的發展前景,如何更好更快地改進運十的技術,讓這種他們付出了無數心血的大飛機有著更光明的前途。
“馬老,您怎麼看?”謝凱見馬鳳山沉默,開口問道。
誰都知道,運十搬回404基地不如放在秦飛更合適。
除非404再建設一家生產飛機的工廠。
建廠的事情,在原本就確定,404連大飛機的組裝廠都不建設,利用秦飛的大飛機生產線改造,這樣一來,成本將會低很多。
“我覺得,還是留在這邊比較好。”馬鳳山說道,“你們擔憂秦飛跟洛克希德合作,引進C141運輸機會對我們的運十發展造成影響,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
“此話怎講?”鄭宇成來了勁。
“美國人不可能把他們的戰略運輸機出售,尤其是出售技術給我們。”馬鳳山堅定地說道,“連C130這樣五十年代研製的不到百噸級,最大起飛重量只有70噸的渦槳運輸機技術都不願出售,更不可能出售更先進的噴氣運輸機。”
在飛機研究方面,馬鳳山是專家。
對於整個國際上公開的各種大飛機,他了解的自然清楚。
“萬一他們有更好,更先進的呢?核心技術又不會出售,出售了可以回收一部分研發經費,再用到新型飛機研製中去。”鄭宇成覺得,這種理由站不住腳。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謝凱補充著說道。
他知道C141將會在未來很快被C17取代,而且現在洛克希德的C17已經研究了好幾年了,原型機雖然尚未出現,可要不了幾年,就會服役美軍。
即使這樣,C141也會繼續服役到二十一世紀。
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不可能讓他們的飛機詳細效能被別人瞭解,只因為這是戰略級別的軍用運輸機。
馬鳳山看著謝凱,嘴角上揚,這話,他不會說,也不可能說。
“秦飛的目的很明顯,想要自己搞專案,而不是一直跟我們合作。相對來說,我們屬於競爭者。”謝凱說道,“但是隻要搞別的專案,就會阻礙運十的研發進度。目前情況下,運十絕對不能受到任何影響。搬走,是表明我們的態度,告訴他們,隨時都可能終止合作!”
搬走運十,不僅是給秦飛的人看,也是給軍方領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