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看著他們,廖卓林點了點頭,告訴他事實就是如此,這就讓謝凱有些尷尬了。
他把大家想得太差了一些。
“在加盟的時候,就要求他們交付一筆押金,一旦出現問題,永遠取消經營權,不僅沒收押金,同時向法院起訴……另外,我們的銷售人員,在瞭解市場的同時,調查那些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廠家。一旦被找到了,就向工商稅務舉報……”對於目前國內這種情況,謝凱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山寨,是很多小廠生存的根本。
要想扶持一個國產品牌,並且進入世界市場,在中國,需要的成本確實非常高。
“這方法效果是好,可成本……”廖卓林苦笑著說道。
謝凱的手筆比他們大,不是因為謝凱比他們更懂,而是捨得下血本。
“成本不是問題,只要品牌打造出來,這些成本都能回收回來的。”謝凱說道,“不能因為成本高,我們就隨波逐流。要想長遠發展,質量是關鍵,品牌更重要。”對於品牌的重視程度,全國估計都找不到太多人有謝凱這麼清晰。
“柳總,您這?”廖卓林詢問柳旭。
柳旭如果非得堅持,謝凱這些也是白搭。
“先這樣吧。”柳旭揉了揉額頭。
管理一家企業,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媽,我反對您的建議,你這沒有意見吧?”晚上吃飯時,謝凱單獨跟母親一起。
柳旭情緒有些低落,看著謝凱,努力擠出笑容,“有意見如何?不過你說的是對的。我也沒有想到,管理一家企業會這麼困難。”
“您可以直接請職業經理人。就像凱盛現在這樣,不是也挺好的?”謝凱還是希望老孃回去陪著老爹。
老孃不適合搞企業。
有些事兒,太過理想化。
市場競爭,都是慘烈的。
“可惜這不是軍工單位,要不然,就容易多了。”柳旭抱怨著,轉移了謝凱的話題。
她絕對不會同意請職業經理人的,一年的工資成本太高了。
謝凱也沒有強求,只是笑著搖頭,“軍工單位更難管理,要考慮技術基礎,考慮未來發展,考慮經費來源,考慮技術成果對於國防是否有用等等。”
“我就這樣一說。”柳旭瞪了兒子一眼。
母子兩吃完飯,剛回到旁邊的賓館,廖卓林就找了過來,“你開始提出成立一個監督機構,雖然大家沒有明確反對,可事實這個非常困難,全國範圍這樣大,即使找到了那些假冒偽劣的小作坊,他們違法成本又不高,即使被沒收了,也可以很快又重新開始……”
“國家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已經開始逐漸健全,而且工商管理部門也在對這些加大打擊力度。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如此……”謝凱說道。
廖卓林搖頭,“工商部門人員並不多,而且都有著固定的管轄範圍,很多時候等到他們查處的時候,人家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