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功能的車輛,正在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導彈營裝備數量不多,人員卻不少。
“目標資料輸入,準備發射!”
“高度,33000米;速度1437.56;方向,0523;距離,260公里……”
“防空導彈射高不足……”
當準確測算出對方導彈飛行方向的時候,紅旗9防空導彈營的官兵跟開發單位的工程師發現,他們應以為傲,射高達到30000米的紅旗9,居然高度不夠。
這還怎麼攔截?
差3000米的高度呢。
擁有200公里的射程,高達4.2馬赫的速度,甚至最小射程都達到6公里,最小射高也需要500米,如此先進效能的防空導彈,夠不著敵人的導彈!
“對方導彈變軌了,正在下降高度!”
正在所有人不知道怎麼辦的情況,雷達顯示屏上的資料卻忠實地反應,敵人來襲的導彈,正在快速下降高度!
現在,時間只剩下94秒。
而距離,也只有135公里。
“對方導彈正在加速!”
雷達上的資料,依然快速反饋著來自空中的訊息。
距離地面高度32公里的上空。
數十枚導彈正在高速飛行。
原本,這些導彈,如同飛機一樣,直接在大氣層上空快速飛行,一直保持著跟地面的高度,如同海洋中一直保持自己泳層的魚群一樣。
這一切,都被衛星忠實地反饋到地面上。
高空上的衛星,能清楚觀察到這一切。
“二級助推器分離,下降高度,準備突防!”
藍軍指揮部。
原本落針可聞的場景中,唐鑫冰冷的聲音響起。
一直觀看著大螢幕的觀摩團成員們,心中早就已經寒冷不已。
對方這不是彈道導彈。
卻比彈道導彈更難防禦。
彈道導彈,發射之後,就會開始產生導彈,以拋物線的形式飛到外太空,然後在最高點的地方變軌,一邊加速一邊下降高度,同時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更高的速度突擊目標。
所以,從理論上講,彈道導彈在再入大氣層的階段,都是可以攔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