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運力緊張,要弄到太多車皮,根本就不行。
他們幾乎把整個708所跟5703廠組裝車間搬空,需要的車皮自然更多。
“車皮的事情,你那邊有辦法沒有?”鄭宇成試探廖卓林。
廖卓林搖頭,“我是主管大飛機制造的,鐵路局那邊前些年配合,現在他們運力緊張,國內其他地方的產品跟原材料到這邊,大多數都是透過鐵路運輸,很難要到可以一次運走這些資料跟裝置的車皮。”
“我們需要多少車皮?”謝凱對於各種工具資料等,沒有直觀的印象。
但是也知道,在所有的設計都是用鉛筆在圖紙上畫出來,計算公式都是透過紙張手工完成,一個公式的推導資料,都有可能裝一個很大的箱子。
需要的車皮不會少。
運十的設計過程,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理論設計,驗證的系統方案,使得運十的研發費用遠比國外低很多。
這一套計算方式,都在708所的檔案室,所有的公式推導過程,所有的計算引數全部都在。
正因為這樣的資料被毀掉,ARJ21支線客機才用了十多年才交付使用;C919大飛機用的時間更長。
“300個左右。”程不時說道,“之前運送鐵鳥試驗檯那個批次,只拿到了32個車皮。”程不時苦笑著。
“怎麼需要這麼多?”謝凱瞪大了眼睛。“這麼多圖紙,708所跟5703廠能裝下?”
一個火車車廂,可以裝多少?
運十飛機的資料,需要這麼多的車皮嗎?
“300個不夠吧?這可是我們從無到有,幾十年積累的資料。不僅設計過程的資料,還有生產加工的工藝資料跟試飛積累的資料等……”陳弼良告訴謝凱,300個車皮都不一定夠。
十多年積累的資料,圖紙,全部都是用紙來承載。
運十有上萬個零件,每個零件的圖紙跟設計過程計算引數,公式推導,材料選用,甚至材料強度的計算等,使得圖紙就變得多了。
加工過程中,還有各種相關的加工工藝規程,加工檢驗資料,全部都是保留的……
三架樣機,所有的資料,都必須保留。
如此一來,積累下來的圖紙,就超乎想象。
“圖紙跟引數等需要的車皮不多,二十個車皮就足夠。主要是各種裝置,工裝夾具等,很多都不能承受壓力,沒法把整個車廂裝滿運輸……”程不時的答案解釋了謝凱心中的疑惑。
鄭宇成抓著亂糟糟的頭髮,頭大不已。
要在一天時間內調集三百個車皮,根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車皮難弄,火車頭更難弄,滬市這邊運力一直都緊張。”廖卓林提醒鄭宇成。
“滬市這邊更換了火車頭,找鐵路局的人商量,用以前的老式列車頭來運輸!”謝凱的主意頓時讓幾人眼睛亮了起來。
在東部地區,鐵道上跑的列車,早就換成了電氣化的。
內燃機車頭只是在西部地區還有著使用。
“內燃機車頭搞不到,就搞蒸汽機車頭,這樣一來,應該沒有問題,大不了也就慢一點而已!咱們反正不著急。”謝凱再次補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