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國內的部隊,連基本的摩托化都沒有完成,剛剛開始機械化的改進……”
謝凱的話,很無奈。
司徒雷等人頓時也沉沒了下來。
事實就是如此。
國內一直因為太窮,部隊規模又大,連最基本的摩托化都沒有完成。
在改革開放之後,國家重心又往經濟建設上偏移,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為經濟建設讓路。那個在南海邊上畫了個圈,開始改革開放的老爺子,早在81年到84年間,就精簡掉了解放軍200萬的員額,讓解放軍從原本610萬左右的規模縮減到400萬。
即使這樣,依然覺得太多,再一次展開百萬大裁軍,全國軍隊規模再次從400萬減少到300萬。
現在全國軍隊的規模,就只有三百萬。
相對全國的人口,這三百萬佔的比例不大。
如果要把這三百萬人武裝到牙齒,全國都會破產的。
“合成化,將會是下一步的方向麼?”司徒雷有些鬧心。
估摸著,在他的任上,是看不到部隊大規模完成這樣的建設了。
“不,部隊合成化,是在完成資訊化、資料化之後的發展方向。一直部隊,高度合成,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這就對指揮系統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同時,裝備也需要完成資料化跟資訊化,這對裝備甚至整個通訊指揮系統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戰指揮中心需要處理更多的資料……”
謝凱在這時候,也沒有絲毫藏私。
部隊的發展方向,讓軍方高層早點了解,也就少裝備一些效能不足的裝備。
反正現在都沒有可能裝備太多的先進裝備。
要等,索性就的等下去,避免裝備太多效能不太高的裝備,等到後面經濟發展起來,國家開始往國防建設上增加投入的時候,大量還算新,卻遠遠落後的裝備浪費。
勤儉持家,那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等到後面,大量的淘汰的裝備,封存也需要不少的成本。
使用,又無法滿足使用需求。
雞肋。
不如現在少裝備一些。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距離這個還有兩代的差距?”司徒雷有些震驚。
別說他,就連旁邊的幾位軍方大佬,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旦謝凱的這種說法被證實,或則讓部隊的參謀團隊研究後證實可行,這將會全面影響整個國防建設的發展方向。
全軍目前的,幾乎所有的裝備都會被徹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