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全國幾百萬的軍隊,僅僅只是八個旅,不到十萬人,容易養多了。
裝備到位了,消耗什麼的完全可以不像唐鑫手中的藍軍旅這樣搞,低一些,成本也就低了,
何況,不是每一個旅都需要一顆衛星的。
404跟航天不是正在建設可以覆蓋全國範圍的衛星通訊指揮系統麼?
現在那一顆,承擔著技術驗證呢。
“如果每一個軍區都成立這樣一個高度合成化的旅,用來培訓各級指揮員,你怎麼看?”李明山自然知道司徒雷的心思。
司徒雷同意沒用。
更多的高階將軍們依然希望按照原本的建設發展方向來。
陸軍依然是最強的。
海軍跟空軍,那是輔助部隊。
大規模的裝甲叢集對決,那才是力量的展示。
司徒雷也緊張地看著謝凱。
謝凱可是一手推動了藍軍的出現,指導了藍軍的發展建設。
一旦謝凱同意,那他就需要去說服更多的高階指揮官。
“現在並不適合建設這麼都藍軍部隊。第一,經費問題,藍軍無論是裝備還是平時的訓練,成本都遠遠高於其他部隊;第二,藍軍的指揮模式、各兵種的定位,都跟普通部隊不同,甚至有可能會造成作戰指揮系統的混亂……”
謝凱嚴肅地警告大佬們。
現在根本不適合建設太多的這種部隊。
國內的軍事改革一支都在推進,可藍軍的這種模式,就連美軍,都才剛摸到門檻。
而國內,這也是那支部隊太讓所有人關注了,謝凱甚至在滿廣志的藍軍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兵種。
比如,遠端戰術支援的導彈部隊、遠端火箭炮部隊、轟炸機部隊等……
這些部隊的出現,讓藍軍作戰能力更強,同時,對指揮系統跟指揮官的要求也更高。
“為什麼?”
司徒雷幾人完全沒想到,謝凱居然是第一個反對者。
按照他們的理解,謝凱應該是最支援全面擴大藍軍建設的人。
如果一支軍區建設一個藍軍旅,全國將會有8個這種戰鬥力超強的旅。
當然,僅僅是建設,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