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404基地的九級鉗工,在過年前就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工作,由飛機專門送了回去。
“實驗室生產的晶片呢?數量有多少了?”鄭宇成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上千套導彈,數百臺挖機,需要好幾千枚的高效能晶片。
別的用於研究的,就不說了。
“有六百多。現在陳廠長正在跟國內的半導體生產單位聯絡,希望他們能充足供應我們需要的矽圓晶。”侯為貴剛才聽到鄭宇成數落陳德貴,陳德貴這會兒正尷尬呢。
“原材料方面,能跟上吧?”鄭宇成本就是直筒子性子,開始數落了陳德貴,也沒有往心裡去。
陳德貴忙不迭的點頭,“聯絡了三家半導體材料供應廠,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提供矽圓晶。每個月數量在一萬枚左右,如果我們有需求,他們可以加大供應,最高一個月可以提供兩萬枚的數量……”
“成本呢?質量問題如何解決?”謝凱問道。
國內矽圓晶的生產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成本同樣高得讓人無法接受。
除了742廠從東芝引進的那條生產線,國內單晶矽生產,幾乎都是實驗室條件下的。
只有各個半導體材料研究單位下屬有著一些生產,沒法形成完整的生產線。
這樣情況下,他們能提供多少的矽基片,可以想象了。
“年前就跟各個單位的負責人談過,他們提供我們需要的矽基片,無論是質量還是尺寸,都得按照我們的要求交貨。凡是不符合要求的,我們就退貨,不支付任何的費用。”陳德貴也清楚,國內提供的原材料根本就沒法比。
“價格呢?”鄭宇成問道。
按照陳德貴的說法,這種還不是問題,不管供應商技術如何,成本多高,只要能提供符合691廠生產線需求的合格原材料就好。
如果價格太高,到了沒法接受的程度,這也是一件麻煩事。
“比市場上要高20%……”陳德貴說的時候,打量著鄭宇成,見鄭宇成聽到價格高,皺起了眉頭,急忙解釋,“也就是給出的價格夠高,他們才願意按照我們的要求來。從生產到切割到打磨,都由他們負責……我們拿到矽基片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往上面刻蝕電路……”
“我們這邊的生產線,能想辦法擴大嗎?質量方面,需要加強,哪怕我們拉制出來的晶圓棒尺寸小一些……”謝凱說道。
“目前我們的技術團隊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陳德貴說道。
謝凱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國外肯定不會給國內提供基礎原材料,唯一有著完整生產線的742廠,他們的矽圓晶產量僅僅只能滿足他們生產線設計產能使用。
目前只能從國內想辦法。
“價格高點就高點吧,質量一定得控制好!”鄭宇成說道,“他們生產出來有瑕疵的一塊都不能給錢。反正你們742廠將會進行獨立核算。”
鄭宇成的話讓742廠的人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