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417 雷達都引進了,引進中國電子元器件有啥難接受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17 雷達都引進了,引進中國電子元器件有啥難接受的? (2 / 3)

如不是現在已經改型的蘇27戰機已經進入試飛階段,蘇霍伊根本沒法扛住來自上級的壓力。

國內裝備數百架蘇27,故障隱患軍方並不知情,蘇霍伊方面也沒具體介紹,這將會嚴重影響蘇27的作戰效能。

現在再次爆發新的故障隱患,如不盡快解決,空軍方面不暴怒才是怪事。

整個蘇聯軍事工業委員會和航空工業部門連續幾天都開會討論如何解決此事。

目前軍方還不知道。

電子工業部門在認真分析問題後,找出造成故障缺陷的原因,同時召集相關研發單位跟生產單位大佬們討論分析。

最終得出結論,蘇聯無法在短時間內拿出可以替代,並且不影響效能的新感測器。

要麼就換裝原來那種精度更差、操控效能更差、技術更落後的老感測器;要麼從中國引進同型別的感測器。

否則,只能等著問題暴露出來。

結果剛拿出來,就遭到了不少官員強烈反對。

蘇聯高層們無法接受從比蘇聯落後很多的中國引進這樣簡單的基礎電子元器件。

作為基礎元器件,同樣也是精度要求非常高,技術含量不低的核心零部件,沒這東西戰機的操控性都會出問題,蘇聯自己的都出了問題,技術更落手的中國怎麼保證質量不出問題?

“奧列格,我們必須說服其他不同意從中國引進感測器的人。要不然,我們承受不起損失……”

米沙維奇夫斯基一臉嚴肅地警告奧列格。

其他部門的領導們,不同意從中國引進電子感測器以及相關配套的基礎技術,情有可原。

作為軍事工業委員主席的奧列格不同意,米沙維奇夫斯基就覺得這有些過分。

奧列格.巴克拉諾夫清楚國內電子工業技術水平,不引進,就只能等著墜機。

這時候要面子,卻讓軍方蒙受巨大損失,怎麼能行?

蘇27戰機的缺陷嚴重影響到作戰能力,就因為電子工業基礎太落後。

如果不增加天線直徑、發射功率及接收裝置,使得N001雷達體積過大,超重數百公斤,蘇27完善的結構設計跟氣動佈局不會做出更改,也不會未了減重在主框梁跟核心結構上打孔,讓戰機重心重新平衡,蘇27的作戰效能會強至少一倍以上。

電子工業基礎落後,使蘇聯在很多領域研究投入的成本遠比有著良好基礎的專案更多,甚至進度也比西方國家慢不少。

蘇聯宇航工業因為電子工業基礎落後,衛星等使用壽命不久,只能不斷髮射彌補,否則不會消耗這麼多成本。

蘇聯一直在想辦法從西方國家引進相關技術。

西方國家也知道蘇聯在哪些方面欠缺,對這些技術嚴防死守,不會讓蘇聯得到。

現在中國有從西方國家引進的基礎技術呢。

“米沙維奇夫斯基,你不覺得你現在的態度很危險?最開始是你支援跟中國合作,現在你要求擴大與中國的技術交易,甚至從中國引進技術……”

聽到奧列格這樣不負責任的指責自己收了中國人的好處,米沙維奇夫斯基懶得辯解。

為什麼跟中國合作,誰都心知肚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