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恪道長為人素來小心謹慎,覺著那名弟子臉上身上的掌印絕非功力低下的人所致,此時混元殿中,可謂齊集天下正道武林精英,魔教假若此時果然入侵崆峒,山上諸人吉凶難定;何況“赤練虯魔”乃是西域魔教有名的邪魔,若是他率魔教大舉南下,如今情急拼命,山上正道絕非對手。心生疑慮之下,一面走,一面吩咐隨侍弟子急忙往山前山後各處報警,只怕敵情緊迫,措手不及。果然剛過了第二道山門,便見山下烏雲滾滾,塵沙漫天,風雲塵沙中,鬼嘯狼嚎。才知弟子所報不差,西域魔教果然大舉來襲。當下略一思忖,並不迎戰,忙指揮弟子,向二道山門內緩緩退卻,一路上將大石滾木等物,準備停當,只待魔教前來攻山,先殺他一陣,挫他銳氣再說。
不說天元道長率眾迎敵,混元殿前,只見狼奔豕突,亂成一團糟,亂中有人叫喊:“崆峒派趕快交出天玄寶盒,否則今日崆峒山中,流血五步,那時你們崆峒劍派人人形神皆滅,叫你們悔之無及!”那人話音剛落,只聽一聲長嘯,天遊道長已從後園居室趕來,聞聲撲了過去,一面喝道:“好呀,原來是你這小賊!”砰地一聲,一掌將他打得四腳朝天,牙齒也掉了幾個。原來那人乃是軒轅劍派李白羽的兒子李少翀。
原來李白羽自從從天台山敗回軒轅谷之後多年,餘恨未消。他偶然想起平日所聞天劫將至之言,又知天遊道長夫婦倏然不知所蹤,天玄寶盒無處可尋。他轉念一想,暗中斂跡,精心在軒轅谷中修煉法寶,只等機會一來,一鼓將劍仙第一名門崆峒劍派扳倒。這個念頭原極幼稚,偏偏李白羽那人泥古不化,慣於一條道走到黑,竟忘了祖師遺訓,一心要奪得天玄寶盒在手,將來統領武林正道。如今來到崆峒,本想鼓動眾人一同逼迫崆峒派交出天玄寶盒,卻見九上人不假辭色,言談舉止絕不像是得了天玄寶盒的樣子,心道:“難道這幾個老傢伙真沒說謊,天玄寶盒的確未曾回到崆峒來?”原來佛、道兩家各有一件至寶,均乃上古奇珍。佛門的金龍寶杖和道門的天玄寶盒,乃是兩派的靈秀法寶。上次李白羽率眾前往天台山奪寶,因天遊道長從中阻攔,天玄寶盒近在眼前卻至功敗垂成,心中最恨無外乎天遊道長和方雪瑛夫婦而已,他鑽在人群中,見各派開始咄咄逼人,才放了一點心,只等鷸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免生枝節。
不料他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崆峒派毫無示弱,魔教已然到了崆峒山下,即刻就要攻山。如今之計,事情雖由天遊道長而起,就算奪不到天玄寶盒,把崆峒攪亂,也能從中取利,最少將天遊夫婦兩個殺掉,哪怕殺掉一個也能出一口胸中悶氣。無奈天遊道長乃是十大真人中除了掌門天恪道長之外武功劍法道法最高的一個,將來抵禦天劫,非他為領袖不可。李白羽氣量短小,為人陰鷙,又素來好勝,從不服人,目前一覺兆頭不妙,立刻想方設法,把場面搞得更亂,給崆峒留下後患無窮。偏偏陰錯陽差,天遊道長雖未聽到弟子報警,卻有柳乘風和惠天河兩人先行急來通知,所說的話,已是火燒眉毛。天遊道長顧念本派安危,於是吩咐柳乘風和惠天河兩人保護小師弟和師嬸,自己帶了寶劍,來到混元殿外,正好碰見李少翀在人群中作亂,當即一掌將他擊倒,命令崆峒弟子將李少翀抓去暫時關了起來。一面命令弟子不得慌亂,四處守衛。經他彈壓,殿外總算稍微平靜,崆峒弟子九宮八門七十二洞的增援陸續到來,將混元殿圍得固若金湯一般。
原來混元殿後山不遠,就是崆峒禁地混元頂。混元頂中,停厝歷代祖師法骸,平日未得掌門親自許可,任何人不得靠近混元頂三十丈範圍以內,因此混元殿是通向混元頂唯一的通道,對崆峒派而言,是除了混元頂之外唯一至關重要的一個場所,平素派中舉行大事祭奠祖師,也都在混元殿。
誰知天遊不露面還好,他一露面,上前逼問天玄寶盒的人反倒越鬧越兇,混元殿內外雖被守住,正派眾人,也有人竟想趁亂施展毒手,將天遊擒下,逼問天玄寶盒的下落,對於門外的魔教魔頭大舉入侵,反倒不以為意了。無奈天遊身後尚有無數大援源源不斷而至,和崆峒火拼那是絕無善理,只怕比起行將來至的第四次天劫,更難應付。魏之光等人原本就並無必得天玄寶盒之心,反而見了同道相欺,越漸心寒,此時局勢已是騎虎難下,再見李白羽李少翀之流的所作所為,分明有恃無恐、專為劫奪天玄寶盒而來。魏之光乃是崑崙長老,他那麼機警的人,竟受了李白羽巧言令色的矇騙,信崆峒派得了天玄寶盒而以為真。當時立刻明白這是被李白羽挑唆了,不禁道心大怒,迎面向李白羽衝了過去。
原來魏之光是個老實人,心中痛恨的就是哄騙自己和他人的人,他本在崑崙靜修,因誤信李白羽之言,以為此次真是個一睹天玄寶盒廬山真面目的好時機,所以才稟明師兄光明大師,前來崆峒。否則,以他的道行和定力,雖未見過天玄寶盒,但也並無對天玄寶盒有覬覦之心,天玄寶盒的真相他是可知可不知,未必真就來崆峒湊這個熱鬧。等他明白過來,這一肚子的怒火已是無法壓制,大喝一聲,頭頂鐵冠突然飛出三條黑龍。他法力高強,仙機微妙,是崑崙劍派除光明大師之外數一數二的絕頂高手,李白羽萬萬不是他的對手。但魏之光此人雖然老實,卻是個嫉惡如仇的人,更擅千里御劍,萬里地遁之法,三把寶劍,可以任意變化大小,平時就藏在鐵冠中,不用時當作髮簪,用時只要念動咒語,三把經多年祭煉的寶劍可以出其不意飛劍斬人。李白羽見三道劍光來的正大無比,自忖不是對手,忙把身一晃,化道長虹,劍光護身,騰空飛走,魏之光一劍砍下,險些傷了荒石劍派的掌門靜雲尼姑,心中恨極惱極,急忙向靜雲尼姑連連告罪。
就這麼一亂的時候,混元殿中,又出了一件大事。
原來天恪道長六百年修為,只為救十弟天遊的孩兒君翊,竟不惜元神離身,以本身六百年“內丹”輔佐掌力,將君翊孩兒體內的寒毒吸出。待得君翊行將大好,他的內力真元,已損耗殆盡,此時見大殿內外一片混亂,還有幾處已是真刀真槍性命相搏,不禁心中一涼,暗道:“唉。想不到崆峒派千年基業,今日竟毀在我的手中!我六百年辛苦修為,畢竟還是沒能等到最後一次天劫降臨,無法給武林再做一點好事。所幸君翊孩兒雖然寒毒未盡,那條小命是留下了。但願他好好度過這次天劫,將來長大成人,替我整頓振興崆峒基業,如是者,也就不枉我耗費畢生真元來救他性命了!”雙掌緩緩相合,平放小腹附近,盤膝坐好,默唸道祖《常清靜經》。
天字輩十大真人休慼與共,情深如海。天元道長帶人去迎戰魔教,大殿中事,交給天罡、天玄、天蕭三位彈壓,其他天怒、天長、天曜、天遊四人在外,鎮壓中樞,因此大殿中,只有天罡道長陪坐天恪道長身前。待得他發覺背後掌門師兄動靜有異時,但見天恪道長已是宛若一座石膏像一般,靜靜盤膝坐著不動了。天罡道長大驚,忙叫聲:“掌門師兄,掌門師兄!”猛可裡只覺背後一股冷風撲來,天罡道長驚見掌門師兄無聲無息而未曾防備,只覺背心一陣劇痛,已被人從背後刺了一劍。這一劍刺得又急又猛,從天罡道長後心直透前胸。天罡道長一痛之下,心神立刻收束,猛地回頭,喝道:“無恥小賊,敢施暗算!”驀地手起一掌,猛擊那人面門。原來那人乃是軒轅劍派掌門李白羽的妻子顧倩雲。她只道這一劍刺出,天罡道長必定死於當場無疑,豈知天罡道長的修為比她高得多,要害雖然中劍,即時回身,趁她閃躲掌力,五指如鉤,倏地抓著她的左臂,猛地向地上摜出。這一摜,活活將顧倩雲摔得雙眼翻白,七竅噴紅,屎尿齊流,寶劍脫手。天罡道長覆上前一步,踩著她右腿,右手一撈,抓住她左腿,喝聲:“開!”血肉橫飛,肚腸滿地,顧倩雲不及叫得一聲,竟被天罡道長硬生生撕開兩半,腸子肚子,散落一地,兩片屍身,遠遠丟出。顧千寒隨他妹子一同來辦事,見此慘狀,只嚇得褲襠一熱,被天罡道長大喝一聲,若平地響起一個焦雷,將顧倩雲一條大腿飛擲出來。顧千寒大叫一聲,被他妹子的大腿撞得胸骨盡碎,眼見不活了。大殿中正在爭鬥眾人何曾見過如此慘烈的場景?一時驚得呆了,發聲喊,四散而逃。
再說天元道長率眾在第二道山門阻擊入侵之魔。第二道山門到混元殿外千嶂屏,中間是三道鐵索橋,鐵索橋上,鋪有木板,方便弟子平時上下出入。他們退到鐵索橋後,放火燒了木板,橋後準備弓箭火油,見人就射。原來崆峒弟子,大半來自草原遊牧民族,性情強悍,能騎善射,因此山中多備弓箭硬弩,以防不測,今日正好派上用場。這裡正在鏖戰,天怒、天長、天曜、天遊四人各帶數百弟子,從千嶂屏趕來增援。天元道長大喜道:“幾位師弟來了?掌門師兄那裡怎樣?”天怒道長道:“離開時大師兄還在殿上。這裡情況如何?”天元道長指著山下,道:“魔教敵人胸有成竹,大援在後,為兄為怕弟子損傷過多,因此退到此處憑險據守,以退為進。反正我崆峒派和西域魔教遲早要有一戰,非死拼到底不可,無法化解,不如趁魔教援兵未到之前,先將敵人多數有生力量殺死,不管如何也好得多。”
轉眼一望天遊,道:“今日之局,早在我意料之中。不過沒料到魔教發難這麼快而已。我已設計與魔教一分勝敗,魔教狂悖無理,早應與它一戰。只因大師兄宅心仁厚,不願多開殺戒,因此準備上還遲了幾天。十弟的孩兒尚未痊癒,你可不在此處,先行照管孩兒和弟妹去吧,孩兒和弟妹無恙,你還可順便主持混元大殿。”天遊道長搖頭道:“事先和其他門派翻臉,各位師兄就將小弟擋在身後,小弟已是慚愧難安。雪瑛跟我這十年中,小弟也曾點撥於她,應付一般危難,大可無事。山門防守乃是重中之重,小弟怎能又棄各位師兄而去?二師兄這個安排,小弟萬不能從!”
天怒道長道:“如今兵臨城下,將在壕邊,十弟有心為崆峒出力,就讓他留下。山後天險即便騰雲駕霧,也難攻破,暫時當可無憂。再說,乘風和天河那兩個小崽子在後面守著呢,身邊也有不少人手。至於混元殿上,還有三師兄、七師弟和八師弟在,敵人若想害他們四位,也非容易。再說,天劫即將來臨,大家不經此劫,豈能轉禍為福?”天元心中稍安,點頭道:“也好。十弟足智多謀,正好也可為我幫手。可恨魔教那幫無知魔頭何等兇殘無智,竟敢攻打崆峒。大劫將臨,我們正好開了殺戒,大殺一場,叫魔教十有九不歸,叫它知道知道我崆峒劍派的厲害。魔教席捲西域,處置異己,手段殘忍,天人共憤,我們開了殺戒,是替天行道,待會兒敵人攻上前來,大家萬不可手下留情,只管施逞本領,有多少能為全使出來,就在這第二道山門,殺魔教個片甲不留!”天長道長笑道:“二師兄,小弟在想,你這話叫大師兄聽見,不知會不會罰你面壁?”五人都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五人正在談笑風生,眼前倏地一花,先前山下密佈的魔焰魔光忽然全數不見,上下四處只是一片暗赤色沉沉霧影,不見一絲天光。仇敵師徒,仍是不見。山道之上,現出大片光影,飛劍法寶,時隱時現,排列若城,把一人圍在其中,但見黑霞湛湛,甚為可怖。天元道長心中暗忖:“這是魔教哪個魔頭到來?這般隱身之法,為何竟似正派手段?”天怒道長祭起一支乾坤尺向下打去,但見一道玉光脫手飛出,那乾坤尺乃是大禹治水時用來測定江湖湖海水平之用,經過先天丹爐燒煉,能打世間萬物為齏粉。更兼乾坤尺能大能小,變化如意,寶光強烈,眾人皆以為此尺一出,魔頭必然授首。豈知乾坤尺打在那張黑傘之上,霞光萬道,黑傘巋然不動,一團黑雲,畝許大小,飛昇起來,反將乾坤尺掉進黑雲裡去了。天怒道長見收了法寶,不禁大驚,忙叫:“各人小心,魔法厲害,千萬不可妄動!”遂念動咒語,將元神化身起在半空,將身一晃,變得青面獠牙,身高百丈,手持一口青森森的斬妖劍,衝殺下去。
崆峒山上,天遊道長久經大敵,見多識廣,往來彈壓弟子;天元道長素來謹細,心有成見,見對方魔頭收了四弟法寶,卻並不急著出馬,先將一物取出,叫手下弟子在身後崖壁之上小心張掛。原來那物名為“乾坤幻境圖”,張掛起來,但見祥雲藹藹,宛若仙境,人若誤入幻境,聞聲見人,卻是恍若無物一般。原來天元道長曾奉命前往蓬萊仙島聽道祖說法,道祖臨行時,將此寶賜他,著他小心看守崆峒,異日若遇大事,便將乾坤幻境圖張掛山前,可保一時無恙。因此天元道長等到防守佈置停當,覺出敵人來歷不凡,忙將此物張掛起來。果然仙家妙用,神妙無窮,四人背後,忽然出現一座大山,景物便與山中其他景物一般無二,若非眾人眼見此圖張掛,幾疑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