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天德星傳> 第十八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2 / 2)

青鸞:“你才學會背一首詩,咋就不虛心了呢。我告訴你,讀書習文可不是作田,春種秋收,沒有幾年日復一日的不懈努力,是學不會什麼的。”

曾慈:“娘子,我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你怎麼就不能放棄陳見呢?”

青鸞這時睡意全無,打著哈哈取笑道:“我的夫君是學富五車的老都督了啊,能不能把剛才背的那首詩解釋一下啊!”

曾慈哼了一聲,得意洋洋地說起來:“這首詩是唐朝頗負盛名的詩人,素有小李之稱的李商隱所作。詩的首聯以委婉優美的詞句寫昨夜的歡聚。‘昨夜星辰昨夜風’寫的是時間美景: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在這春風醉人的夜晚,多麼寧靜、浪漫、溫馨啊。

句中兩個“昨夜”自對,往復迴環,蕩氣迴腸,入木三分地描出了兩人之間濃蜜私情和氣氛。“畫樓西畔桂堂東”說的是旖旎的地點:在精美畫樓的西畔,桂木廳堂的東邊。

頷聯寫詩人此時的相思之情。詩人作詩的時候與意中人兩地分居,“身無綵鳳雙飛翼”寫出了詩人相思情切,恨不得自己象鳳凰一樣長出雙翅,飛到愛人身邊。“心有靈犀一點通”寫相知的象是一個人,彼此的心意象神獸靈犀角一樣相通。

“身無”與“心有”對仗,一外一內,一悲一喜,成為奇妙的統一體,苦中有甜,孤寂中有欣慰、有尋味。這一聯將深愛而又不能廝守的戀人那複雜微妙的心理刻畫得細緻毫巔、惟妙惟肖。

頸聯“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是寫熱鬧的宴會。詩人與心上人的聚會宴席上,人們在玩隔座送鉤、分組射覆的遊戲,酒暖燈紅,其樂融融。以昨日宴席上的熱烈襯托出此時詩人的孤單和淒涼。

尾聯“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寫出了人生往往有身不由己的無奈:詩人聽到更鼓報曉之聲,馬上就要出公差,是解釋有情人分別的原因,流露出對所任差事的厭倦,對飄泊人生的感慨。

這首詩是言情詩,每句都離不開一個情字,細膩貼切,卻又寫得十分陰晦;入木三分卻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耐人尋味,回味無窮。”

青鸞大吃一驚,不相信曾慈忽然就由一個憨厚的莊稼漢變成了一個斯文的儒士。以為曾慈是在哪裡專門學來逗老婆開心的,虧他用心良苦。只是興趣來了,忍不住就又問道:“你能把《長恨歌》給我背出來嗎?”

曾慈:“當然,小菜一碟。”曾慈一口氣背完了120句的《長恨歌》,又遵青鸞要求背了《瑟琶行》,接著又背了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前、後赤壁賦。

到這時候青鸞不得不相信曾慈身上真得出現了奇蹟,但還是狐疑重重,一時興起,就和曾慈談起了唐朝有哪些著名詩人,從詩仙、詩聖到小李、杜……

青鸞以為在大量的文壇知識考測下,曾慈一定會露出破綻,誰知曾慈依然對答如流,使青鸞竟產生出“吾不如也”的感覺,驚的目瞪口呆。接下來曾慈還主動地和青鸞說起了豪放派和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說到了婉約派和代表人物李煜、溫庭筠、李清照……並對每個詞人的風格及代表作做了點評。把青鸞驚的懷疑不是在真實世界裡,認為一定是在幻境。

第二天白天,青鸞還是不放心,繼續對曾慈盤問考試,曾慈還真象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儒,更激起了青鸞的興趣,搬出詩詞中的一些冷闢故典、纏著曾慈問答。曾慈被問的不耐煩,即興口占一絕:

愧嘆多愚昧,驚歡夜半聰。夫人歡難信,考問涉詩中。

青鸞步韻也和五絕:子父曾愚昧,無端忽自聰。奴家疑有作,求解問文中。

青鸞詩興被撩起,即景再佔五絕,令曾慈詩和:

百樹桐花白,千支月季紅。筍芽依細雨,蕨葉就東風。

這首五絕貼緊三月大自然景色,寫的栩栩如生。

曾慈應聲曰:雞唱東方白,蛙呱陣雨前。螢光天色黑,嵐蓋小村眠。

曾慈的詩思維更廣闊,寫景維妙維肖,無聲的景中透露出大自然的和諧美好,以及作者對生活的熱愛,說起來比青鸞寫的更勝一籌。

至此,青鸞完完全全地相信,曾慈是脫胎換骨,徹底變了。曾慈在青鸞心目中增加了一個新的的身份——文友。

青鸞才高,多年來苦無談吐物件,甚覺高山不勝寒的孤寂。曾慈蛻變之後,青鸞如久旱的禾苗盼來了及時雨,焉有不吸飽喝足之理。便時刻緾著曾慈,談詩論文,不亦樂乎,連孩子也交給女傭帶著玩。

除了吃飯和給小兒子餵奶,兩口子都在問答中,不過再不是青鸞考常慈,而是兩個人之間各抒已見的學術討論,抒發雅興的作詩填詞。

曾府不請傭人,只請了一個王媽幫著青鸞帶孩子,之前曾慈包乾家務。現在青鸞為了減少曾慈做家務的時間,爭著做家務活,還不許曾慈攔著。

曾慈心痛從小就沒做過家務活的青鸞,看著她那笨手笨腳,吃苦受累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青鸞又非要做不可,曾慈只得手腳加快,早點做完,早晨早起點,趁著青鸞貪睡時,多做一些。

夫妻倆一起幹家務,你擦桌椅我掃地,我當大廚你配菜。兩文友談文論道,吟詩填詞。還是音律裡的知音,棋盤中的對手……過的快活勝神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