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亂來啊”露醉仙嚇的以手掩口,亂世中人對兵災尤為敏感,哪怕對方和自己立場不一致,但也不原意對方遭丘八之禍。
“你想哪兒去了,光彪兄你也是見過的,厚道人,肯定不會做那等事情,不過要是打著軍隊的名義,徵用光裕公所幾天。。。。”錢遜之手裡捻著綠豆笑出聲來。
“錢先生這個倒是和我們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了。。。”劉神威也道。
“彼此,彼此”錢遜之一面客套,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對露醉仙又到“牆上那幅畏壘先生的字就不要再掛了,他現在這個牌頭實在太大,我們靠上了,反而會有麻煩。”
劉神威聽到這裡眼睛眯了起來,“好厲害的算計,難得的是對官場私下那套如此熟稔,離京前畏壘先生也是關照過這個事情,倘若繼續掛著就真是有害無益了。”他胸有溝壑,也就沒說出來,暗地卻留上心。
其實他在拿到任命後就特地讓中統方面去查了這四人的底細。
露何二人倒是好說,一切正常。但到了錢遜之這裡,就是模模糊糊,尤其缺乏早年經歷,只是說在外遊歷,等再次登記的時候就已經是個說書人。
奇怪。
隔了一日李光彪也到了,仔細算算分開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但各自經歷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說起來不免都有些唏噓之意。
網文其實是個永遠遺憾的產物,說來奇怪,遺憾產生的時點卻是可以預期甚至可控的,當按下發布按鈕瞬間,一個小丑模樣的人就會高喊著“surprise”跳入你或者空空蕩蕩或者志滿意的腦海中,隨即掏出名片自我介紹“你好,我叫遺憾,我關注你很久了,現在總算有機會。。。。。”
桑懦夫碧池!法克魷!
這時候不免會羨慕那些真正的作家,可以話幾個月以上時間泡在圖書館蒐集資料製作人物卡片,構思大綱乃至細綱,等真動筆時只要憑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去新增血肉即可。當然很快我就意識到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安慰之詞,索爾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島》的前言中這樣說過“這部百萬字的作品,甚至沒有過所有手稿都堆放在同一張書桌上的時候”。但這不妨礙這部鉅作的偉大,我覺得相較於《紅輪》,這部才應該得諾貝爾獎。
可見文豪實在不是那麼好當的,除了構思和語言文字能力外,意志力韌性大概才是第一要素吧。
至於前者,其實透過嚴格的訓練絕大部分人都能達到中上水平,但意志力這玩意就不好說了,感覺上應該和人體的某系激素分泌有關吧。
除了永遠遺憾外,寫網文還有第二個巨大的煩惱,而且我相信這個煩惱很多作者都有,人的大腦不但主管智力還掌握著情緒的鑰匙,這就非常危險了。情緒可以引導智力走向,而智力反過來會為情緒提供各種“有理有據”的辯解。
支撐起一個人日常言行的基礎是所謂“人格”,理論上我們的人格應該對智力和情緒有著直接的支配能力,或者說智力是人格的直線下屬,而情緒則向人格做虛線彙報。
可是現在人格下屬的兩大主力部門開始揹著主管私下勾搭成奸來磨洋工,就比較可怕了。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寫作總有卡文的時候,這時候智力第一反應不是去努力思考如何解決掉這個卡點,而是莫名其妙的異常活躍的自動去構思後續情節。顯然這是一種逃避行為。
而情緒則對智力的這種行為負責生成各種帶有明顯褒義和獎勵體系的定論,比如“後面這個構思不錯”“情節衝突強烈”“你丫天才”等等。。。。
等作者徹底明白過來,強行將智力切回到當前的卡文點是,智力開始消極怠工,情緒又開始了規勸“卡文了就放一放嘛。。。。”
就這樣二者勾搭後生出了一個叫“懶惰”的孩子,這個熊孩子寄宿在作者腦海中不停侵蝕主人格。
ps好了,以上是拖稿,緩更,乃至太監的自辯之詞。。。。。
ps2咳咳為什麼突然寫這麼一段,實在是我在斷更的幾天裡,感覺情緒有恢復,就由著自己性子隨便寫,直接跳過會書的前中段,寫了錢鼎章碰大boss的情節,本來這是一個蘇州會書的收尾,高潮應該在中段時已經結束,寫之前估計三個小時5k字就差不多了。
結果寫得順手1W5都沒打住。。。
ps3然後我又要回頭考慮,高潮點到底放到中段還是後段了。(我能怎麼辦啊我也很絕望.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