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他心裡都是擔憂。
傻閨女啊,太子那是騙你的,他身為太子,怎麼可能只要你一個呢?
然而,太子確實做到了,至少和女兒成親的這幾年,他做到了。
太子淵渟嶽峙,虛懷若谷,朝中上下無人不稱讚,有見識的朝臣們都道,若太子繼位,大梁的輝煌還能再延綿三十年。
當時國公府主事的還是齊老太爺,他已經從中看到了危機,太子成長得太快,而皇帝卻還身強力壯,手握權柄。
為了孫女,也為了齊國公府,齊老太爺開始明示暗示太子。
齊國公本不以為然的,若他有這般出色的兒子,他只會高興,怎會嫌棄,甚至想讓兒子死呢?
太子同樣也不當回事,他是將皇位上的人當父親,並不知道,那位父親卻視優秀的兒子為敵人。
悲劇還是發生了。
早些年,齊老太爺就擔心東宮會有危險,趁病退下,並約束家人,讓他們回家侍疾。
齊老太爺已經決定好一家子以後的退路,如果太子能上位,那就好,如果不能,至少三代人不得出頭。
未來如何,還得看新君的肚量。
“若是還能救,父親怎會眼睜睜看著太子一家赴死?”齊國公說著,嘴裡都是苦澀,“不是不救,而是救不得。”
總不能為此搭上一家子?
可那是他千疼萬寵的閨女啊,接到訊息的那一剎那,他心疼得都幾乎無法呼吸。
齊國公嘆了一聲,低聲問:“父親,您說太子是真失憶還是假失憶?”
齊老太爺怔怔地坐著,回想外面傳來的訊息,說道:“應該是真失憶,不然太子殿下的性格不會變化這麼大。”
要知道太子是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人,現在從宮中流出來的訊息都表明,太子是真的忘記以前的一切。
他對兒子說:“太子的性格,你我都知道的。”想到什麼,他又說,“你沒見過太子小時候的模樣,你不知道,太子小時候有多頑皮……”
齊老太爺說得萬分悵惘。
也許只有失憶,才會讓一個人變回他十歲前的模樣。
那時的太子還不像後來那般事事要求完美,七八歲時的太子,簡直就是熊孩子,上過房、揭過瓦,還偷撈過價值千金的錦鯉,帶宮人們一起烤著吃。
皇帝那會還不像現在這般獨斷擅權,還是個會和他喝酒抱怨家裡有熊孩子,父親不好當之類的。
齊國公不禁默然。
太子十歲之前,都是養在深宮裡,皇帝愛若珍寶,從他會跑會走後,就不怎麼讓他往外跑,擔心他會遇到危險,是以朝臣們能見到太子的次數不多,能見的都是一些老臣。
直到太子十歲後出閣讀書,朝臣們接觸太子的次數才多起來。
不過那時候,太子就和世人記憶裡的完美太子一樣,已經定型。
“太子喪失記憶,臉還傷著,要是皇上還是沒放過他,要將他最後的利用價值……”齊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