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整個馬家誰最恨趙哥兒,除了馬大娘,便是馬大壯了。
他這輩子勤奮耕耘也就兩個兒子,小兒子雖然腦子不清醒是個傻子,可也疼到骨子裡,怕他老了沒人照顧,他還特意跑去鎮上給他買個童養夫回來。
只是趙哥兒這人真是個災星,剋死了他小兒子不說,還把大兒子迷得神魂顛倒,連媳婦兒都不願娶了。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偏偏趙哥兒這賤人竟然給他兒子戴了綠帽子,這是把他兒子,把他老馬家的面子往地上踩啊!
這讓他怎麼能不恨。
不過他們這三兄弟裡,老三腦子聰明些,馬大壯倒是比較聽他的話。
馬老三也不賣關子:“大哥,我覺得趙哥兒比三兩銀子值錢,我們把他賣了,實在有些虧。”
聽到這馬大娘不樂意了:“呸,就那賤人還比三兩銀子值錢?當初喊這個價,我都覺得高了。”
“大嫂,這不是這麼算的。”馬老三說:“三兩銀子說多,但其實也沒有多少,花完了就完了,但趙哥兒不一樣,你看他在家裡的時候,活兒乾的多利索,他今年才十九歲,那小野種也三歲了,勉強算半個勞動力,我們要是把他們留家裡,他們還能給我們當牛做馬五六十年呢!這不比三兩銀子划算嗎?”
馬大娘嘴巴動了動,馬老三又道:“雖然說三兩銀子也能去買個人回來,但誰敢保證他會比趙哥兒能幹?”
眾人都不說話了。
仔細想想,趙哥兒離開這些天,家裡還真是不太行。
地裡的活沒人幹,前些日子下地去,那草都快高過膝蓋了。
而且家裡的柴火也沒人砍,院子沒人掃,豬沒人喂,水沒人挑,衣服也沒人洗,最重要的是飯都沒人做,真是哪哪都不習慣。
趙哥兒一走,可苦了他們了。
馬二柱媳婦李氏想了想,開口道:“我覺得三弟說的有道理。”
其實李氏當初就不同意將趙哥兒賣了,趙哥兒待家裡的時候,她天天什麼活兒都不用幹,還有人伺候,趙哥兒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多好。
再且說,他們沒分家,老太太掌錢,賣了趙哥兒得的銀子也落不到她口袋裡。
趙哥兒雖是偷了人,可那又怎麼樣呢!又不是給她兒子戴的綠帽,那小野種也不喊她奶奶,關他們傢什麼事兒。
雖說那時是為了省口糧才把趙哥兒賣了,但真要算起來,趙哥兒其實也吃不了什麼,大多都是他自己煮的野菜吃,家裡的飯他都幾乎很少吃到。
見馬大壯有所鬆動,馬老三又加了把火。
“大哥,小汶過些日子就要回來了,他喜歡趙哥兒你是知道的,他要是知道我們趁他不在把趙哥兒賣了,怕是要鬧、要跟我們離心啊!”
這話直戳心肺,馬大壯當真不再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