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大漢矽業的同時,其他四個公司的最佳化也在同步進行著,其中規模最大的無疑就是大唐能源了。
實際上在大唐能源成立的時候,康馳和叄桶油、電力公司就有個約定,要在三年之後讓他們入局,作為交換,不但國家會提高額的供低息貸款,在大唐能源成立的初期,這幾個公司也會給予一定的幫扶,助力大唐能源的發展。
所以大唐能源成為國有企業是遲早的事情。
隨著換電模式的普及,大唐能源也已經逐步進入了正軌,康馳能利用固態鈉電池在換電專案中賺到多少錢,基本也已經清晰了。
當初呂首長以為康馳比較看重公司的經營權,所以幫他爭取的是最少保留51%的股份,但實際上康馳在乎的並不是經營權,而是自己的技術能不能得到快速的推廣運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賺到足夠多的錢支撐以後的發展,當初技術入股哈飛和昌河,其實也就是這個目的。
因此當康馳親自來到燕京,表示準備出售這三家公司的股份後,頓時就引起了國資委的高度重視。
尤其大唐能源,目前手握六萬多家換電站,每個換電的平均投資是三千萬,目前光是固定資產就超過了兩萬億。
雖然這兩萬億的資產全是貸款來的,但它的商業模式極具潛力。
康馳真正賣的,其實也就是這套成功的商業模式。
大唐能源是之前就說好的,他們心裡一直都是有桿秤的,但讓紀主任有點沒想到的是,為什麼連哈飛和昌河康馳都要賣?
於是在磋商會上,國資委的紀主任第一個問的就是這個問題。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
“精力有限顧不過來,另外接下來我們集團有幾個專案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你們又不批大額貸款,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康馳直言道:“哈飛和昌河的股份和經營權當初我們是用技術換來的,現在其實只不過改一下模式,變成把技術直接賣給他們。”
“不過這兩家公司現在經過了我們的經營改造,無論是公司硬體和經營健康度,都比之前好了很多,銀鶴的訂單根本就生產不過來,所以可能會有一定的溢價……”
紀主任不禁有些緊張地問道:“溢價多少?”
“兩百億,銀鶴的技術一千億,總計一千兩百億。”
康馳直接給出了自己的報價,同時信心滿滿地分析道:“其實想要用這兩家公司賺到這個數字,只需要造大概一萬多架銀鶴。”
“但光是大宋空通,目前下的訂單就高達三千架,足夠這兩家公司造個兩三年了,更別說現在各大物流公司都嗷嗷待哺,想讓大宋空通留點湯給他們喝,此外還有軍方、公安、消防等部門的各種型號銀鶴訂單……紀主任您就說值不值這個價吧!”
“……”
剛聽到一千二百億的數字時,紀主任還覺得康馳這獅子的嘴,未免開得也太大了點……
畢竟這兩家公司在康馳接手之前,總資產也不過兩三百億,
康馳一波空手套白狼,就要他們用一千二百億買回去?
就離譜!
但聽到康馳對低空經濟市場的生動分析後,他頓時意識到,有了銀鶴技術的哈飛和昌河,確實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低空經濟的市場潛力,並不比換電站的市場小。
從大宋空通瘋狂的擴張速度和供不應求的銀鶴就能看出來。
只不過哈飛和昌河,只是這個產業上游的重要一環,只能吃到這個新型萬億市場的一部分而已。
沉思了片刻後,紀主任才點頭道:“明白了,哈飛和昌河的事情今天先談到這裡,大唐能源你又是怎麼想的?”
聽到這個問題後,叄桶油以及華國電力的老總頓時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