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槍》開創了平民電影新時代!”
“自《尋槍》開始,國產電影融入了世界電影的版圖,不再以一個異數的姿態出現!”
“《尋槍》是一個新的導演在地上狀態產下的健康活潑的孩子,它有個人表達,有商業考慮,在體制內可以成活!”
.......
“什麼破電影,故弄玄虛,形式主義太嚴重了!”
“風格前後不統一、取景粗糙、臺詞空洞無意義、拖戲、演員演技爛(除了江文)……說懸疑又不懸疑、說人性也不人性,到底要表達什麼,估計導演自己都沒搞清楚似的!”
“有點像50多前黑澤明的《野良犬》,可惜抄都抄不好,弄這麼意識流裝什麼玩意兒?看來陸釧桑只繼承了鬼子的劣質基因,優秀的是一點沒學到。”
“這電影到處充斥著“瞧瞧我這個諷刺隱喻,多高明,你們抓緊解讀下啊”的笨拙嘚瑟勁,讓人煩悶至極,忍不住想隔空給導演給兩拳,要不是江文主演,我真沒法看下去。”
......
看著媒體和網上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陸釧好長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一邊誇出花來,都快成神作了。
另一邊,雖然有一些很高的評價,可是同樣有一大堆不好的聲音。
再看看票房,首週末三天160萬。
陸釧整個人都陷入了自我懷疑當中,他明明記得,前段時間業內認識、影評家、媒體內部觀影的時候,一片讚譽的啊。
明明首映的時候,觀眾反響很熱烈。
就算有《蜘蛛俠》上映,也不至於這麼點票房啊!
連著幾天,陸釧都搞不明白。
為什麼會這樣???
愣在原地枯坐了一個多小時之後,陸釧也只能接受這個情況。
而且,但凡不好的地方,就是導演的問題。
好的地方,就是江文的演得好。
這群人是什麼腦子!
“砰!”
很不甘地一拳錘在桌子上,收拾一下,前往電影院路演去了。
不過,觀眾的話,卻讓陸釧又不好受了。
“江文老師,我是您的忠實影迷,在《尋槍》中我看到您的電影裡特有的,荒誕不經中震人心魄的力量。
那些誇張的表演、浪漫的想像、緊湊的鏡頭,讓我看到了您以往幾部電影的影子,這部《尋槍》是否是您被禁導之後,借陸釧導演的手拍出來的電影?”
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