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搞這些。
像花間集這樣,購買年卡/門票的遊客可以免費兌換梭梭樹等沙漠植物,擁有屬於自己編號的小樹苗;尊享VIP年卡客戶能免費獲得價值200多元的《植物圖鑑》——屬於全國特例。
除此之外,花間集所做的提前限流、分流,園內隨處可見的引導人員;在入口處搭建帳篷、遮陽傘,給遊客發放清涼貼和暖寶寶;觀光車票的重複使用;掃碼得知各大景區排隊時間......
一切的一切,都是其他景區沒有的。
無論在景觀的建設、科技感、體驗感方面,還是貼心的服務,均處於業內領先地位。
不火天理難容。
而在此基礎上,花間集將做出更超前一步:建立會員制。
整合遊客資源,提高客戶粘性和復購率,進一步提升大眾對植物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與螞蟻S林的合作,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給到遊客驚喜的同時,讓他們獲得極大的參與感,並且使花間集名氣大增。
現在,葉晗要將這種參與感擴大到花間集的全體使用者,加大慈善力度。
會員、積分。
葉晗寫下這兩個名詞。
這兩個名詞並不罕見,每次去商場買件衣服/用餐,都會有推薦加入該品牌會員的提示。
但對於大部分品牌來說,加不加入沒什麼區別。
積分既抵不了錢、也打不了折,到了年末還會清零。
好不容易發張優惠券,必須要達到標註的金額才能使用,其實是在促進消費。
這樣的會員毫無意義。
反面案例。
其實,花間集要設立會員制並不難。
積分+錢購,或者滿多少積分兌換飲品券、滿減券。
高階客戶贈送一些專屬禮品,比如聯名馬克杯,定製證書、專屬印章等等。
這是一些大型公司使用的方法。
確實讓會員享受到了實惠,但和慈善、科普沒有什麼關係,也不像螞蟻S林有強烈的參與感。
思來想去,葉晗準備在螞蟻S林的專屬介面設立:
單位:積分=植物豆,消費1元=1植物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