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人大多是當地的牧民。
?本作者檀幽築夢提醒您《我的植物園爆火全網》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們一方面受到國家林草局的補貼,另一方面也會利用梭梭樹進行創收。
在一些梭梭樹的根部,寄生著有名貴補益類中藥材[肉蓯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被譽為“沙漠人參”。
野生種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要獲取珍貴的‘肉蓯蓉’,必須種植梭梭或紅柳等植物,因為對方為寄生,無法獨自成活。
這是梭梭樹得以大量種植的根本。
如今,人工種植和嫁接肉蓯蓉的技術在當地已十分普遍,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
3月下旬4月下旬剛好是肉蓯蓉的採收期,吳於盛帶著葉晗去現場檢視了一番。
剛栽種一兩年的梭梭樹自然無法寄生,他們要去的是栽種5年以上的梭梭林。
3年嫁接、3年收成,要經過6年的時間才能獲得珍貴的肉蓯蓉。
不過第一次嫁接之後,根據生長的大小存留,以後每年都有合適的來採摘。
開車途徑很長的距離,葉晗終於到達前方綠色遍佈的梭梭林。
這裡的梭梭樹長到了一米多高,分枝眾多,但枝條依然纖細,甚至略顯乾枯,這是沙漠植物的特徵。
吳於盛掃視了一圈,在幾株梭梭樹的根部附近找到冒出頭的幾棵肉蓯蓉,於是用鏟子小心的挖掘,越挖越深。
葉晗看到了它們的全貌。
個頭居然不小,手腕粗細,小的有四五十公分長,最高可達一米。
整個埋在地下,下部修長,頂端的花穗好似松塔的形狀,有大量的淡紫色小花即將盛開。
吳於盛對此表示滿意:“這幾根長得挺粗壯,能賣個好價錢。”
又告訴葉晗,眼下采挖是最好的。
等到全部開花後,營養物質會大量流失,那時候就晚了。
在採收期,他和其他牧民分批巡邏,一看到樹下有裂縫或者冒頭就動工。
吳於盛環顧四周平坦的地面:“其他小的等它們再長長,不著急。”
個頭小的賣不出價格,現在挖了也沒用。
葉晗垂眸思索,若是沒有肉蓯蓉的高價值,恐怕梭梭樹無法長到如今的模樣。
在此之前,當地牧民一直以放牧為生。
梭梭樹的嫩枝是駱駝的飼料,而過度放牧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態越發貧瘠,土地荒漠化的同時,日子也越過越窮。
後來國家禁止放牧,依然有人偷偷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