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0 (3 / 7)

簡直太清晰了,色彩鮮明,穩定性高,連鳥類的羽毛都纖毫畢現。

足以去拍日常紀錄片的程度。

用這樣的儀器觀鳥,花間集真是大手筆。

前來旅遊的遊客有福了。

*

“...就在前兩天,我市在花間集植物園的水杉林中,發現了極為罕見的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

這是我市首次發現兩隻‘國寶鴨’,引起了相關保護部門和林業局的高度重視,如今正對這片水域進行重點監測。

中華秋沙鴨,是存在於1

000多萬年前的古老物種,與我國的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如今數量極為稀少......”

——W市電視臺為您報道。

在曹主任帶領的觀測員經過連續的確認後,市電視臺、省電視臺、本地公眾號等媒體相繼爆出訊息。

官媒再次轉發@花間集,國家林業局也錄入了在W市發現中華秋沙鴨的記錄。

在業內引起一番轟動。

中華秋沙鴨不僅罕見,且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被譽為“生態試紙”。

它能在花間集植物園出現,說明那裡的生態環境非同一般。

上級部門迅速批准了關於在花間集建立鳥類觀測站的申請,並根據提交的保護動物種類和數量、生態環境測評,將花間集的水杉林定為‘省級鳥類觀測點’。

直接從市級拔高了一個等級。

同時派遣專家前來調研,並曹主任等五人駐站研究,對此極為重視。

觀察站的建設需要一定時間,林業局先在湖心島和天鵝湖的後方建造了高塔,在頂部放置了攝像儀器,時刻監測這裡的鳥類活動。

葉晗對此樂見其成。

她對野生鳥類的研究不多,園內也沒有相關人員,有這些專家在,能夠更好的保護這些野生動物,萬一發生意外情況也能及時救治。

......

中華秋沙鴨的報導吸引了眾多觀鳥愛好者的注意,紛紛帶著裝置前來拍攝。

優美的風景配上游走於水上森林中的鳥兒,構成了一副絕美的畫卷,他們不禁為自己拍攝的畫面而驚歎。

鏡頭中,不同種類的鳥類出鏡率極高,飛翔、覓食、小憩、鳴叫、拍打翅膀、梳理羽毛等各種姿態全部能拍到。

而且每一隻都很活躍,羽毛油光發亮、乾淨整潔,狀態極好,拍出的畫面活力十足。

即使有些人的裝置無法觀測到湖心島內部,也能在數排水杉林中觀測到純白飄逸的白鷺,遊動的斑嘴鴨、綠頭鴨,在水面捕魚的鸕鷀等水鳥,甚至看到成群的大雁起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