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主任觀察完中華秋沙鴨的習性後,來到碼頭所在地,環視四周:“在這裡建造沒問題,視野還算開闊。
高度至少再提升23米,不然會被岸邊的蘆葦叢擋住。”
“這兩棵水杉上方沒有鷺鳥棲息,最好把它們移栽到外圍。移開之後,就能方便地觀測到內部的湖心島,避免遮擋......”
曹主任站在高處調整了一下位置,讓觀察員記錄現在這個角度觀測到的鳥類種類。
後續又做了幾次調整,尋找最佳觀測位。
搭建觀景臺不僅要考慮視野和高度、觀測角度,裝置也非常重要。
提起裝置,葉晗昨天使用的望遠鏡,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元主任提供,她隨手查了一下,3000+。
她使用的是行動式雙筒望遠鏡,比較小巧;如果換成專業些的裝置,基本要在萬元以上,更好的品牌兩三萬也很普遍。
若是想要拍攝鳥類照片,還要搭配效能較高的相機,一套下來至少四五萬。
看來是個燒錢的愛好。
倍數高的單筒望遠鏡口徑大,很重,放在包裡便足夠分量,為了觀測時畫面不抖動,最好的方法是用支架支撐。
根據葉晗的調查,不少觀鳥愛好者都是揹著沉重的裝置,去湖邊找個合適的觀測點搭建三腳架,一觀測就是四五個小時。
可見觀鳥這項愛好不僅費用高昂,平時出行也很不方便。
還不一定能觀測到想要看到的鳥類。
溼地和湖邊的範圍廣闊,一望無際,鳥兒在空中飛來飛去,一不小心就會脫離視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捕捉鏡頭。
而在花間集設立觀測臺,前來的遊客無需花費資金、也不必攜帶沉重的裝置,輕輕鬆鬆便能體驗到觀鳥的樂趣。
湖心島的鳥類種類和數目也足夠豐富,能觀測到不同種類的保護動物。
葉晗對這一規劃信心十足。
在曹主任的幫助下,她很快選定了棧道附近的觀測點,準備建造雙層觀景臺。
第一層供遊客自行配備望遠鏡觀測,第二層花間集提供儀器。
保護協會的人員牽頭介紹了裝置供應商,能給到不少優惠。
葉晗預備引入等級較高的專業裝置,無論倍數、穩定性還是清晰度皆可圈可點,配合高畫質的攝影機,全套要20多萬,還是優惠後的價格。
她準備購買4套,光裝置便是100萬的支出。
果然燒錢。
曹主任看到安裝好的裝置時連道奢侈,伸手撫摸長長的鏡筒。
單一個鏡頭就要十幾萬,他在觀測站工作這麼多年,從沒用過如此昂貴的裝置。
然而試用之後,不由得感嘆貴的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