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晗與茶農商議之後,準備先請10位採茶經驗豐富的茶工進行開園頭採;繼而再聘請20位、共計30名茶工採摘明前和雨前茶。
她會把價格開得高一點,但採茶的手法一定要標準、熟練,採摘過程足夠細緻,做到既不漏採又不傷害茶樹。
明前茶金貴,採茶通常在上午711點,半天的收入可達300多元,雨前茶就變成了200多元;後面的茶葉便採摘得比較隨意,有時候忙活一天只有100多。
所以34月是茶工們最繁忙、也是收益最高的時候,請熟練工需提前預定。
葉晗給到的價格是400450元/天,根據不同的採摘數量價格有波動,比市面高出20%以上。
茶農很快便聯絡到了有十幾年經驗的熟練工,採茶姿勢標準、速度快、效率高,只等著茶園到達開採標準即可採摘。
至於後續操作步驟,茶舍的馮老闆說他那裡有全套的機器裝置,師傅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可以去他那裡。
葉晗也覺得可以,兩個地方離得很近,運送非常方便。
雖說她可以佈置溫室、引進各種裝置,但第一次加工各種流程都不熟悉,萬一品質達不到預期便是遺憾。
倒不如先熟悉一下流程。
到時候按照市場價格付費即可。
馮老闆問了她時間:“你們什麼時候開始?”
葉晗想了想:“大約從3月17、18號開始。”
馮老闆語氣微訝:“你們開採這麼早?”
他的茶園大約要3月2224號開工,一直到4月中旬,清明節前一起採摘,不分頭採後採;然後是雨前,大部分採春茶都是這兩波。
葉晗笑了笑:“打算先頭採。”
馮老闆聽得都愣了。
還分頭採?
不是吧,茶樹不是去年11月份才移栽過去麼。
經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移栽過去的茶樹估計剛適應不久,現在氣溫剛回暖,能長出多少頂芽和嫩芽?
根據他往年移栽和扦插的經驗,花間集的茶樹今年的產量一定會有影響,可能只有在龔白那裡的三分之二。
30畝的茶園,估計攏共也就產出四五十斤的精品茶,用得著單獨找茶工採摘、並進行一系列的加工?
成本實在太高。
他這裡60畝的茶園都捨不得,頭採茶每斤成本就要好幾百,單價至少要賣到10001500元以上。
這個價格,很多人根本不會選擇東嶺白茶這種本地茶。
不過馮老闆自然不會說出口。
也許葉園長財大氣粗,留下自己喝或者送給親戚朋友也說不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