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如天雷般砸醒還在自憐自艾的唐伯虎,他也是願賭服輸也有意志力的人,聽從朱厚照的安排,靜下心跟著王守仁學習,從一個只知道尋歡作樂嗜酒如命的人懂得了一個商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過程,也懂得了工匠們的艱辛,每天都有新的收穫,現在的唐伯虎換了個人,沉穩內斂,說話做事不再咄咄逼人。
王守仁轉頭看唐伯虎,“伯虎兄,你變了很多”。
唐伯虎靦腆的笑了笑,“是啊,人總是會變的,我現在算是想明白了,以前的我怨天尤人,怨老天對我不公,變得憤世嫉俗。但現在的我在西山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世上比我更可憐更慘的人還有很多,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弱小的身軀包裹著堅韌的性格,和命運對抗。就像殿下說的,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未來總是充滿希望。我不能再沉淪下去了,要振作起來成就一番事業。就算不能流芳百世也要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王守仁看著遠處,“對,我們要跟隨太子殿下成就一番事業,太子殿下說過,人活一世,不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而是要證明一些東西,證明這世上我來過、我看過、我見證過、我努力過,就足夠了”。
唐伯虎眼睛微紅:“是的,我來過、我看過、我見證過、我努力過”。
收回目光,王守仁問:“聽說你回信讓嫂子來京城過春節是嗎”?
唐伯虎點點頭:“是的,算算日子這兩天應該快到了,哎,嫂子呢?你沒讓她來嗎”?
王守仁點點頭:“給信她了,春節前應該能到吧?等嫂子過來你是在西山住還是回京城去?若是沒有地方可以到我家裡來,人多也熱鬧些”。
唐伯虎搖搖頭,“不了,我們呆在西山好了,這裡人更多。唉,她身世淒涼,跟著我後又受了不少的苦,我現在總算是有點起色,我想在這裡陪著她,讓她看看這裡的一切”。
王守仁點點頭不再說話,身後一個吏員小跑過來,“王大人,唐大人,剛剛東宮傳來訊息,明日陛下將來西山巡視,殿下請兩位大人做好準備”。兩人相視一眼,兩人迅速轉身回衙署。
歷史上唐伯虎一共有三個妻子,原配徐氏在唐伯虎十九歲的時候去世,兩人所生之子也去世了。後來唐伯虎繼娶何氏。何氏愛慕虛榮,生活奢侈,生性刻薄,在唐伯虎科舉後,何氏經常藉故和唐伯虎吵架,後勾搭上別人,捲走唐家大半家產,與人私奔。第三位妻子沈氏沈九娘,出身於官妓,因欣賞和仰慕唐伯虎的才華而愛上唐伯虎,後來贖身脫離樂籍後嫁給唐伯虎,育有一女。很多人因為唐伯虎第三位妻子叫九娘,就誤認為唐伯虎有九位妻子,這是錯誤的。
注:本文為了方便寫作,所以跳過了何氏,唐伯虎現在的妻子為沈氏沈九娘(實際上是考慮唐伯虎同學的坎坷身世,為了扭轉他的世界觀,作者才如此安排)。
西山衙署,弘治帝青衣布衫,他饒有興致的看著牆上掛著的規劃圖,朱厚照在旁解釋:“父皇,這是西山的整體規劃圖,您看,這個章印圖案的就是衙署,刀劍圖案的是新軍營,書本圖案是學堂,房屋圖案的是居住區,錘子代表的是建造廠”。
弘治帝點點頭,又隨意翻了翻書架上整齊擺放的各式資料,忽然,弘治帝被一本書吸引,上書“弘治十三年西山預算”,翻開來看,赫然是各種各樣的名目及用途,預計花費等。只是上面的阿拉伯數字弘治帝並不認識,但好在每行阿拉伯數字下面都有小楷,一目瞭然。
每一頁都有製作人、稽核人和審批人,弘治帝忙問朱厚照,“照兒,你們這個有何用處”?
朱厚照解釋:“父皇,這是西山明年的預算花費,每一個專案都有預算,只能在預算範圍內完成,若是超支需書面說明,您看,比如西山明年開荒一千傾,大約需要多少人力完成,這些人力都是要付工錢的,所以就有這個預算了,等開荒完成後,再比照實際花費和預算,看看哪些地方還可以改進”。
弘治帝點點頭,“不錯不錯,凡事有計劃,就不會自亂陣腳”。
“父皇,要不我們去周圍看看”?
弘治帝欣然應允,一直在聽蕭敬說西山搞得不錯,自己早想來看看。坐上車輅,壓在水泥鋪就的道路上,路上的雪早已被清理乾淨,穩穩當當,弘治帝心情愉悅,“先去老百姓家裡看看,朕要看看西山這個小王國在你的治下,老百姓是否真的安居樂業”。
順著衙署道路來到居住區,一棟棟的新式建築的房子整齊的擺在道路兩旁,弘治帝走進一個牌坊,上書:“西山第一居民小區”,走進小區裡,街道乾淨整齊,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擺放著一個木桶,弘治帝想上前去看看木桶裝的是什麼,被朱厚照一把攔住,“父皇,那是垃圾桶,家家戶戶都有,每天戌時三刻大家把各自的垃圾裝在這個木桶裡,戌時六刻衙署會有專門的人員過來收集,統一拉到西山外面掩埋”。
弘治帝點點頭,隨意走到一戶人家門口,幾個小孩子正在吃著糖葫蘆,看到陌生的人群,驚愕的站在那裡。這時,一個吏員站了出來,詢問一個年齡稍大的孩子,約莫十三歲:“李陽,你家大人呢”?
那個叫李陽的小孩指了指屋裡,然後撒開腿就往屋裡跑,邊跑邊喊:“阿公、官府來人了,林大人帶著人來家裡了”。
林吏員尷尬的看了看弘治帝和太子,不一會,屋裡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臉色黝黑,臉上佈滿溝壑的老人從屋裡走了出來,見到朱厚照,稍微驚訝下拉著身後的李陽跪了下去,“草民拜見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