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是太過宅心仁厚啊……”
遭陛下訓斥罰俸,被趕出宮的高勝並未記恨於天子。
心中所思所想所念,仍在那劉關張三兄弟身上。
“陛下仁厚,但有些事情,卻是不得不做的,為人臣者,不就是替陛下分憂解難的嗎!”
喃喃自語過後,高勝眼神逐漸堅定,一個隱秘的計劃,在他腦海中逐漸生成。
……
劉協這邊。
感嘆於劉關張不告而別。
兩個當世頂級猛將就這麼從眼皮子底下溜走。
劉協下令將城外白耳兵盡數收編至長安軍中,打散編制,分入各軍各營。
二千餘人並不算多,一打散過後,想要彼此串聯就不可能了。
既然劉備捨得下他麾下這些百戰老兵,劉協也沒有跟他客氣的打算。
此前賞賜給白耳兵的陌刀和明光鎧依舊由白耳兵帶著,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另一方面。
城內城外,民眾的內遷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除此之外,徵兵、募兵工作也在齊頭並進。
不同於如今朝堂之上,對劉協無論是按兵不動,亦或是在此敏感關頭,仍借用長安城亂的機會大肆打壓勳爵勢力的行為諸多不滿,屢有建言的六部官員。
如今長安民間對劉協的呼聲和擁戴卻是一浪高過一浪。
劉協自下詔招兵以來,各方百姓踴躍報名,不少甚至全家壯丁齊上陣。
數日之內,便募集新兵十萬餘人。
全然沒有其餘諸侯麾下徵兵困難,各種軟硬兼施,手段齊出的場面。
新兵數量提上去了。
劉協卻停止了繼續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