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不告而別之事。
令劉協略感無奈。
大戰略上,他要徵兵、練兵,最大化他的優勢。
然後才是尋求與袁紹五路大軍正面決戰。
在此之前,採取怎樣的軍事行動也不過是小打小鬧,成不了大氣候。
反倒是有可能讓袁紹軍警醒,不利於後續將其一舉擊潰。
這個教訓,早在擊潰顏良部後,文丑軍未戰先怯,意圖撤軍跑路的時候劉協就領教過了。
好不容易引蛇出洞,讓袁紹率領五路大軍浩浩蕩蕩來攻長安。
若是幾個小勝仗給他打怕了,打沒了膽子,直接跑路龜縮於冀州大本營,再憑藉四州之地來和劉協周旋。
那劉協可真是能鬱悶到當場吐血了。
所以拒絕劉關張請戰,是為大戰略服務。
但這份大戰略,劉協當然也不會告訴並非嫡系的劉關張。
如此三人眼見建功立業無望,憤而出走。
雖讓劉協略有痛惜於錯失了收服關羽和張飛這等不世猛將的機會,但也只得接受。
“行了,此事與你無甚關係,他三人既然想走,即便此番你能請他們入宮來見朕,早晚他們也是要走的。”
定了定神後,劉協淡淡說道。
此言一出。
高勝從進宮那一刻起就始終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地了。
眼珠一轉,高勝拱手道:“陛下,既然這劉關張不願為陛下效力,無論其去向何方,遲早會成為我大漢心腹之患,不若臣率領錦衣衛出城追之,劉關張麾下未有兵將,若能追上,臣手起刀落……”
高聲比劃了一個砍頭的手勢後,陰惻惻道:“如此,也算為大漢解了一份憂患了!”
“胡說八道,焉有未反而先誅者?若行此事,天下人才還有何人敢為朕效力?為大漢效力?”
雖然知道高勝提議此舉多半是抱著將功折罪的想法。
劉協還是毫不客氣的狠狠駁斥了他一番,再扣除一年俸祿,以示懲戒後,擺了擺手,讓他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