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江州後,項南也沒有停止學習。
他遍訪名家,學習文物鑑賞的知識。
紀曉嵐雖然也是文物鑑賞的大家。但乾隆時期的文物畢竟有限。
自民國以來,殷墟、漢墓、史前文明諸多遺蹟開發,使文物的種類、數量大大豐富。
項南所知的,已屬九牛一毛。
因此他想補全自己的短板,上到史前,下到建國後,文物知識都想了解。
眼見他一把年紀,還勤學不輟,連張雪兒都歎為觀止。
“鍾益,你覺得學這些有用麼?”她疑惑的問道。
人都說三十不學藝,鍾益已經六十歲了,還學這麼多,真的很厲害。
“當然有用。”項南點點頭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以每天都要學習,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如果人生只有一輩子的話,他是不需要再學了。剩下幾十年,完全可以好好的享受。但關鍵是他不只一輩子。
這輩子他是辛苦了些,再活一世就輕鬆了。
“我比不上你。”張雪兒嘆了口氣道。
……
七年後,項南已經成為文物鑑賞領域的專家。
不僅理論經驗豐富,手上更收藏了大量的文玩古董,堪比博物館的館藏。
《鐵齒銅牙紀曉嵐》裡,乾隆就說過,古董收藏,最重要的就是上手把玩,長期的浸潤其中,方成大家。
好在項南多得是錢,即便是上億的古董,也可以信手買來。因此日積月累之下,他文玩古董知識自然是大漲。
搞定了文玩,項南又開始皓首窮經,悉心研究這幾十年來的社會發展變化。
項南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要好好複習,才能把這幾十年的風雲變化,都記在腦子裡帶走。
所以他開始努力的學習,認真的記憶,爭取把這些全部記在腦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