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在擂臺周圍,多了不少的小攤小販,賣大碗茶、賣牛肉麵、賣餑餑點心、賣刀劍兵刃……比春節廟會還要熱鬧得多。
也因此創造了不少經濟價值,讓項南都考慮,要不要學奧林匹克,每四年組織一次武林大會,也算是為經濟做貢獻了。
……
時間匆匆流逝,幾天之後,項南易容改妝,去看了擂臺比武。
不得不說,十多年不行走江湖,江湖上的確多了些新鮮面孔,各個武功都不俗。
但是實話說,他們所展現出的武功,並未超過項南的認知,無論招式、內功,都並不出奇,讓項南難免有些失望。
他原本還想著借武林大會,找出一些隱藏的高手,看到一些失傳的,或者新創的武功,以便豐富自己的武藏。
但很可惜,事與願違。
半個月後,武林大會終於決出六位絕世俠客。
分別是少林寺的圓空大師、武當派的張松溪、峨嵋派的許淑儀。其他三位則是不知名門派的獨行客,叱吒雲貴的雷濟天,笑傲淮泗的吳雲箏,以及西域的毒公子烈三陽。
項南親自將聖火令交給六人,囑咐道,“恭喜六位取勝!果然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六位的表現都令朕大開眼界。
希望六位能像華山論劍的五絕,郭靖、楊過、黃藥師、周伯通、一燈大師一般,心繫百姓,胸懷天下,如此才能贏得流芳百世,眾口皆碑。
否則就像西毒歐陽鋒一般,陰險狡詐、蛇蠍心腸。雖然名為五絕,卻是德不配位,最終瘋癲收場。”
六人一聽,都點了點頭。
……
武林大會之後,果然如項南所料,江湖紛爭不斷,都想爭搶六根聖火令。
一方面,聖火令代表江湖地位,誰能拿到,就證明誰是絕世高手;一方面,聖火令上還有一門神功,名為《聖火令神功》。
一百多年前,武林能為《九陰真經》打得不可開交,一百多年後,自然也能為《聖火令神功》打生打死。
更何況,其中還有明教餘孽蠢蠢欲動,也想蒐集齊聖火令,因此自然是一片混戰,死傷無數。
光是少林,就不知被人闖了多少次,比當年被殷素素陷害還要慘。
畢竟當時少林寺還只是疑似得到一個訊息,而如今少林寺是真的有一根聖火令。
而這早在項南的預料之中。
在他看來,江湖越亂越好。
畢竟俠以武犯禁。身為統治者,並不希望自己治下,有這麼一群不服王法,逍遙自在的俠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