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南區區一個將軍,在這些王爺面前,似乎是很沒有排面。
不過項南知道,稱王並不是什麼好事。越早稱王,就越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物件。就像三國時代,袁術第一位稱帝,但也是第一個被圍攻致死的。
襄陽本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佔據之後,更應該小心應對。不然的話,就又會重演“大意失荊州”了。
攻下襄陽之後,項南將原襄陽守兵打亂重組,並裁汰老弱病殘,最終組建了兩支各六千人的大軍,隨後派遣一支大軍北上,襲取鄭陽。
同時在襄陽開展人口普查、土地分配、賑濟災民、清查冤案等一系列工作。
他要將襄陽作為他的根據地,因此自然是要好好經營。
不像某些反王。搶了地盤之後,不說保境安民、除暴安良,反而要橫徵暴斂,向城中的百姓索要錢財、糧草,甚至姦婬擄掠、燒殺打砸,無惡不作。
這樣的人,只能被稱為“反賊”,被萬民所唾棄。
項南自然不會如此。
他知道百姓就是財富,只有對他們好,他們才會真心擁戴。
因此他才會想方設法,幫百姓做好事,做實事。
……
在他的用心經營下,襄陽城中的百姓,雖然歷經戰亂,卻不僅沒有受傷害,反而還獲得了好處。
尤其是項南把那些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土地沒收之後,分配給百姓們耕種。而且還將他們簽下的賣身契、高利借條等一併銷燬之後,更是得到了全城百姓的擁護。
也因此,項南得到了民意的支援。
不少地區的百姓知道這件事後,都巴不得項南趕緊打過來。
就連小孩子都知道,“真武軍,為窮人。殺貪官,殺壞人。分田地,分金銀。有了真武軍,百姓得翻身。”
在這樣的眾口皆碑之下,項南的聲勢自然是水漲船高。
而各門各派、各地勢力見狀也是紛紛來投。
不到一個月時間,項南旗下就已經擴編了五萬大軍,勢力也由之前的兩座城池,擴張至半個江北行省。
相比早早成事的韓山童、徐壽輝、方國珍、張士誠等,也絲毫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