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陷均州之後,項南開倉放糧,減免賦稅,懲治貪官,豎起自己“大仁大義、替天行道、弔民伐罪、除暴安良”的光輝形象。
項南深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有些人造反,只為自己的利益,好像山大王一般,搶糧搶錢搶女人。剛有一點成績,就開始享受,開始墮落。
就算百姓們剛開始擁護他們,最後也會反對他們,唾棄他們。
歷朝歷代,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
而項南心懷大志,不會拘泥於眼前的小小利益。
因此雖然起義軍如今也缺糧、缺錢、缺人,但他仍舊選擇開倉放賑、減免賦稅,惠及大眾。
而他這樣的作為,也讓他贏得了百姓的擁戴。
等大軍開拔之時,原本只有三千人的隊伍,迅速擴張至一萬人。
而且,項南替天行道的口號也已徹底叫響,荊湘一帶很快便傳得婦孺皆知。
就連孩子都會唱,“武當山上一條龍,真武大帝傳神功,開倉放糧殺貪官,替天行道美名傳。”
攻下均州之後,項南趁勢而下,襲取襄陽。
襄陽身為大城,原本有兩萬軍隊把守。
但項南單槍匹馬,直接殺上城樓,開啟城門,放義軍進城。
襄陽守軍雖然過萬,但無一人敵過項南。
而義軍進城之後,與守軍展開白刃戰。
城池被入侵,守軍士氣已經很是低落。項南又手起刀落,第一回合,就將守軍將領斬於馬下。
失去統帥之後,襄陽守軍再無士氣,很快便投降。
項南趁機攻下襄陽城,隨後自立為真武將軍,他旗下的軍隊也正式命名為真武軍。
……
在此時,徐壽輝在皖州、張士誠在江浙、韓山童在贛州、方國珍在臺州……也都紛紛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稱王稱霸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