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一半戛然而止。
周怡知曉他明白了,便也不等他想出解決之法,轉眼看向眾人。
朗聲道:“書院內門學子的諸位可記得,我們自入了書院之初,便牢記的院規最後一條是何?”
天武書院院規分內門外門兩版。
內門學子院規,相較於外門學子院規,多了不少告誡。
她口中說的這最後一條,卻並不是一貫冰冷的告誡。
而是一篇與書院來歷有關的散文,同一項特權。
【應真武道人指示,後世凌雲劍持有者身負重任,書院所有法規需特殊對。】
這一特權,基本算是一則說明了。
持有凌雲劍之人,在書院中的地位,就等同於真武道人現世。
這一特權過於誘人顯眼,雖在三百多條規則中最後一條,卻依舊被不少人牢記。
她此前吐露的資訊過多,取得凌雲劍一事只是匆匆帶過,眾人一時未有將這兩點聯想到一起而已。
如今經周怡提醒,他們立時反應過來大喊。
“對啊!院規明文規定,持有凌雲劍可無視書院所有法規,如今周怡便是凌雲劍的新任主人,長老怎還能定她的罪?”
有人開了頭,自然就有人接下去。
“莫不是眾位長老,覺著真武道人逝世千年,這開國之君、立院之主,千年前說的話就不重要了?”
前言只是提醒,後語卻算得上是欲加之罪的苛責了。
畢竟,這條只在學子之中流傳,千年來從無一人能做到,好似是為周怡量身定做的規則。
他們一時未有想起來,也實屬正常。
“.”
周怡示意之下呼聲不止。
高懸戒尺的顧老,面色青一陣紅一陣的變化,許久後才緩緩收勢。
“雖真武道人留下的箴言,未有明確說要如何特殊對待凌雲劍持有者,但老朽也不能以此繼續為難你,便暫且放你一馬吧。”
平聲低語,看似一派無謂淡然。
實則看向周怡的眼神,飽含冷然惡意。
好似在同她說:這次便算你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