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人,可能不明白姜玉樓說的是什麼意思,但路謠秒懂。
正因為秒懂,他才連忙拒絕,“不用了,正常就好。”
說起來,《平凡的世界》自從去年十月發表,到如今也有大半年了,他也早就知道各界對自己這部小說的評價。要不是姜玉樓和他的交情,收了他的這部小說,按照他所知道的,各家雜誌社對小說的評價,別說全文一期發表,頭條和大號字型,夠嗆能發表。
他不是妄自菲薄,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可有時候好作品就像酒,只有隨著時間流逝,才會慢慢變得醇香可口。
他也很無奈,但世事如此。他自己可以逆勢而行,但不想連累好兄弟。
玉樓為我做的已經夠多了!
姜玉樓反問道:“路大哥,你不看好自己的作品嗎?”
“怎麼會呢!”路謠激動道。
一部作品就如同他懷胎十月所生的孩子,哪個母親會說自己的孩子醜呢?
“既然我們都認為這是部好作品,那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知道呢?”
“玉樓……”
姜玉樓眼神堅定,不容拒絕。
他想起了前世,當時《平凡的世界》被《當代》拒稿,對於路謠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沉重打擊。他本是懷著尋找知音的心情找上《當代》的編輯,但對方明顯不能理解自己這部作品,這種打擊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不被物件的父母認同。
之後,《當代》拒稿的訊息在圈中傳開了,《收穫》《十月》等頂級期刊也不會冒風險去發《平凡的世界》。要不然,別人會說它們是在撿破爛。
最後,《平凡的世界》發表在了廣州的《花城》雜誌。
《花城》也曾是有很大影響力的文學期刊,被稱為“四小名旦”之一,但在那個時候已經比較邊緣化了,漸漸退出主流。路謠把作品發表在《花城》上,實在是無奈之舉。誰不想自己的女兒嫁得好一些,誰不想自己的作品發表在最好的刊物上?在當時,一部小說發表在什麼刊物上,幾乎決定了未來的命運。
邊緣化的《花城》雜誌,當初是想透過路謠的首發長篇大作來收回失地、重振聲威,但結果卻不如人意,《平凡的世界》反響平平。第二部出來之後,連《花城》也不願意發了。無奈之下,路謠只好把第二部交到了更加邊緣的《黃河》雜誌。第三部的命運則更加悲涼,連《黃河》都不願意發了……
此後,《平凡的世界》三部曲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被文學圈內的人看好,哪怕它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後,哪怕它獲得了數以億計的讀者的認同。路謠離開時,心境想必是無比悲涼的,他甚至沒有看到會有那麼多的讀者熱愛自己的作品,沒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夠激勵如此多的青少年……
這一世,姜玉樓不想路謠再受到這樣的待遇。
《平凡的世界》是部好作品,路謠是個好作家,他們都應該在最好的時間,受到讀者的追捧。如果沒有,那就是他這個社長做得差了,沒有更好地宣傳如此優秀的作品。
等路謠離開後,姜玉樓召開了編輯會議。
等人到齊後,他將《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拿了出來,“路謠的《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就是《最文學》下半年主推的作品,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暢所欲言。”
此言一出,會議室當場炸了鍋。
大家對路謠的《平凡的世界》,可謂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