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叵測之徒,是藏在群眾中的壞分子。”
“是對偉大無產階級的詆譭。”
“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
“毫無意義的作品,充滿了低階趣味。”
“必須封禁他的小說,以免毒害青少年。”
一個個惡毒且荒謬的評論指向姜玉樓,彷彿他是個十惡不赦的大惡人一樣。
當類似的評論日漸增多,一些透過這部作品認識姜玉樓的讀者和普通的民眾也對他產生一絲懷疑。難道評論說的是真的,這部作品真的這麼不堪?
“玉樓,會不會有事啊?”
最近評論風向的轉變讓唐月雯很擔心,每天都會來找姜玉樓。
姜玉樓安慰道:“沒事,就是我讓某些群體失望了,他們找人對我進行惡意中傷而已。”
“可是,我看他們說的好嚴重,真的會沒事嗎?”唐月雯又道。
姜玉樓又道:“當然是真的,現在不比從前,不興搞批鬥了。”
“可就怕他們用上層力量……”
“你想到哪裡去了,我現在好歹也算是國內小有名氣的作家,無中生有的事情傷不到我分毫。”
“這麼說我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我是真怕……真怕你和我爸當年一樣。”唐月雯靠在姜玉樓懷裡,幽幽道。
姜玉樓用力摟著女孩的肩膀,心疼地說道:“月雯,一切都過去了。”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當代編輯室也承受了不少壓力。
“哎,誰能想到,之前一直都還好好的,怎麼姜老師一發評論,輿論似乎一夜之間就反轉了?”
“為什麼,還不是有人想打壓姜老師。”
“啊?不至於吧?”
“怎麼不至於,看姜老師太成功,心裡嫉妒唄。”
“也是,姜老師一部作品大賺四五十萬塊,簡直不敢想象。一般的作家真的比不上,擱我是作家,我可能也會嫉妒。”
“說得你好像不是作家就沒想法一樣。”
“……即使有想法,我也不至於往人身上潑髒水啊。”
“這倒是。”
“這事兒吧,就挺魔幻的,明明幾個月前還有評論家叫姜老師民主鬥士呢。”
“你猜這兩批人會不會是同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