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一百一十五章 翻譯趣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五章 翻譯趣事 (2 / 3)

姜玉樓換到了于敏身邊坐下,開口問道:

“那個,大家今天讀的是什麼書?”

“讀的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簡·愛》。”不等於敏回答,于敏身後的人回答了他的提問,接著那位同學幽幽道:“不過,今天的閱讀環節已經結束了。”

“啊,是這樣嗎?”姜玉樓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半晌,他又評價道:“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說。”

這本小說的主題是透過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受辱、敢於抗爭的女性形象,反映一個平凡心靈的坦誠傾訴的呼號和責難,一個小寫的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的渴望。

這時,有人問道:“姜同學,你看得懂《簡·愛》的英文原著嗎?”

旋即,又有人抱怨道:“是啊,我覺得看外文小說還是要看原著,翻譯本怎麼說呢,感覺……很彆扭。”

姜玉樓笑著回答了第一個人的問題:“我的英語可能比較一般,但是普通的閱讀沒有什麼障礙。”

他接著又道:“有些同學認為看外文小說要讀原著,不看譯本,我認為這是小說的譯者沒有做到信達雅所致。”

“信達雅?”許多學生疑惑道。

姜玉樓沒有回答同學的疑惑,而是看向了自己的舍友,“徐向東同學應該知道吧?”

徐向東點點頭,他家世代做翻譯的,自然懂翻譯界的規矩,於是他便解釋道:“咳咳,“信”“達”“雅”它是由我國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

通俗地講,譯文要符合漢語的特點,注重一句話的完整性,即內容、結構、文采,也就是內容的準確性,語法結構的順暢,語言載體的文采文學性。”

眾人有些懵懂,對於他們來說,信達雅的境界過於高深了。

就他們這幫大一新生的水平而言,能讀懂英文原著,口語流暢以及是件值得誇耀的事了。

姜玉樓笑著道:“徐向東同學說得很對,關於翻譯的趣事,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

講故事,而且還是有關英文翻譯的?

眾人立刻來了興趣,就連徐向東也認真了起來。

“我現在要念的是李劍農先生的《中國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的英譯本”他接著用英文唸了起來:“《Titical History of China,18401928》雖然書名上的時間是錯的,但是書沒有問題。”

眾人肅然起敬,姜玉樓竟然連專業性的文學論著都看過,而且還是英文譯本,厲害了。

“咳咳,這本書裡面,其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姜玉樓走上講臺,一邊念出英文原文,一邊用粉筆寫了出來:“Mencius的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太陽,居於民眾之上的也只有一個帝王’,可以適用於所有大型帝國所建立的界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