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者可自由選擇承包地屬性,不收取任何費用...”
譁!
陳審每念出一句,下方的轟動聲就高出一層。
還沒等到他完全說完,下方的吵鬧聲,交談聲,甚至是管理層的震驚聲便已經連成了一片。
在文明時代生活了這麼多年的現代人。
沒人會不知道這項政策到底在說什麼,代表的又是什麼。
相較於之前,現在才是赤裸裸的機遇。
對於他們這些最初進到領地的人來說,一場天大的機遇。
“稍安勿躁!”
眼看著場面已經有些失控,蘇摩拿過話筒,一邊說一邊雙手往下微壓。
很神奇的,吵鬧聲頃刻間便停了下來,重新恢復到了最初的安靜。
土地對外承包,且以如此低廉到幾乎白送的價格承包給個人,是蘇摩在所有計劃中一項大膽的決定。
如果是所有地球人穿越到了古代,周圍都是冷兵器的敵人,那麼土地歸於領主,建立城池十分有必要。
但換個地方。
在這種末世廢土裡,最不值錢的,恰恰就是土地。
而要想以最快的速度發展領地,盤活經濟,就必須得充分調動起每個領民的自發原動力。
其一:領地建設難度大大降低,將土地給個人去建設,領地不需要額外負擔建設的材料費,人工費,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反倒是這些村民建設的時候,會將自己手裡的物資拿出來去和領地,和其他人交換,大力促進領地內物資的高速轉手使用。
其二:發展速度極大提高,領地內工廠出產的東西,擁有流通價值,在所有人有了自己土地的情況下,只要對應生產合適的商品,在內需沒有滿足前,發展永遠不會停下來
其三:領民熱情補充,每個領民的工作熱情有限,雖然他們願意為領地付出,也願意在末世裡給窪地賣命,但長久下去,熱情遲早有耗空的一天,一旦讓所有人意識到自己活著比死了的時候還累,那麼頃刻間領地就會崩塌,進入擺爛的局面
其四:歸屬感反覆營造,領地發展的再好,所有人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如果有一個更好的地方開出優渥的條件,保不準就會生出二心,但現在,將領地分隔成無數小塊,讓所有人在末世裡擁有自己的家,那麼意義將大為改變,哪怕是出了門也會生出窪地就是家的感覺,歸屬感大大增強!
其五:個人天賦釋放,擁有土地只是一個開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掌握者的蘇摩可以輕易的觀察到每個人的行為和進度,從中挑選出能力突出的人,以及個人天賦出色的人進行培養,例如有的人擅長燒製陶器,那麼就對口培養,未來他就會在領地內開出一個售賣陶器的鋪子,不僅為領地內的商業增色,更能帶動經濟發展;有的人擅長打造農具,同樣的,他也能靠著這門手藝售賣收穫,增加生產總值...只要人足夠多,在所有行業沒有完善之前,總有人會脫穎而出,讓領地內部更加完整!
其六:建立人類社會雛形,作為六點中最為重要,但也最不重要的一點,用這種放養的手段快速催生出適合末世的社會雛形,是蘇摩一個小小的期盼。
說來也殘酷。
廢土裡的機遇雖然眾多,可想要做到共同富裕,公平分配,依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為了未來,蘇摩只能提前做出取捨。
資本家,這種東西,蘇摩保證永遠都不會在領地內出現。
但會有一批人先富起來,帶動後面的人共同富裕。
到時候,天賦高的,能力強的人負責更多的事,操更多的心,享受更好的生活。
天賦低的人也不愁吃穿,至少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以圖未來慢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