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群青回到閣子內, 狷素和侍女們都退下,在屏後留出了一塊空地。
一個宮裝女子緊緊地抱著李璋,她拉下襁褓, 露出嬰兒的臉,啜泣一聲, 旋即用臉頰貼上了他的臉。
這宮裝女子正是鄭知意, 群青的腳步放輕。
今日下元節,她讓鄭知意作宮女打扮, 才能混出宮。鄭知意滿眼含淚,轉過臉來,一張滿月般的臉已變得瘦削蒼白, 沙啞喚道:“青娘子!”
群青以為她還要再與李璋相處一會兒, 卻不想鄭知意把襁褓遞給侍女,拉住她的手,一下子投入她懷中。
群青抱著細瘦冰涼的鄭知意, 如同抱著一隻貓。在群青心中,她自己還是個小娘子而已,卻已做了母親。酸澀漫上來,群青拍拍她道:“可是被若蟬之事嚇的?若蟬已沒事了。”
鄭知意搖了搖頭, 只是嗚咽。
“太子妃受苦了。我房中有茶點, 來吃一點吧。”群青令其他人都暫時迴避, 將鄭知意領到內室, 又拿出了她從前最愛吃的甜食。
鄭知意拈起一塊, 又放下, 突然站起來,向群青鄭重行一禮。群青忙將她扶住,鄭知意擦擦淚, 道:“我知娘子一路相護。這孩子命苦,連寶安公主都為我們母子求情,聖人卻還是態度不明。李玹已然失勢,自古廢太子妻兒,就沒有好結果,我絕不可再拖累你了。今日我來,是向青娘子告別的。”
“告別?”群青一驚。
“蕭皇後曾召我說了話。她是天生的皇後,我想大宸有她,會比我好得多。”鄭知意哽咽道,“蕭皇後說娘子曾為我求情,她也輾轉反側,想要保我周全。為今之計,便是要我效仿前朝與青燈古佛相伴的妃嬪,放棄塵世身份,聖人自然不會再趕盡殺絕了。”
群青已是反應過來:“你要與德塢一起回琉璃國?”
鄭知意此時淚幹了,道:“小和尚竟是琉璃國的王子呢,他願意幫我剃度。他說琉璃國也有草原,有山,有馬,剃度也不影響騎馬,剃度還可以還俗。那我覺得剃度沒什麼不好。”
群青哽了一下,鄭知意終究是離開宮闈,倒是了卻她的一樁心事。只是太孫的事卻有些難辦:“近來有戰事,就算聖人同意你走,恐也不會讓李璋離宮。山高路遠,若是被細作所獲,恐要起事。”
“這我自然是明白的。”鄭知意的眼圈又紅了,她垂眼半晌,終是望著群青道,“娘子一路幫扶,我都記在心中,難道我要做菟絲花,須得託付於人,隨波逐流嗎?今日我來見李璋一面,看到他的樣子,便了卻了心願。既然進了宮,便如刀尖舔血,豈能為了這個孩子便不活了?”
“無論李璋能不能隨行,我都會去琉璃國,我會記著娘子的話,先讓自己立足,好好地活下來。若娘子將來用的上,請書信一封,我也想幫你,想盡全力幫你!”
這時,狷素匆匆進來,向群青稟報:“聖人派的醫官帶著藥材來了,已經進了府門。她先看了若蟬娘子,馬上要過來看夫人了。”
是為了提醒鄭知意迅速離開。
群青和鄭知意的手終是放開,群青放下茶盞,向侍女使了個眼色,兩人立刻挾著鄭知意從後門離開。她平複一下心情,將桌上茶盞藏好,摘下發釵。
待到一行人進來時,閣子內一片安靜。這醫官看見了坐在床上、披散頭發的群青,群青亦看清了來人。
這老嫗須發皆白,一手拎箱,一手拄杖,已是高齡,難怪群青只聽見腳步聲,等了半天,才看見了人。
老醫官深吸一口氣,還沒開口,便聽得背後一道冷清含笑的聲音:“薛媼來了,是來治細作還是我娘子?那細作已給聖人送去了,某親手上的刑,想來是不行了,沒有診治的必要。”
說著,陸華亭掀開帳幔,坐在了群青身邊,帶過淺淺的血氣和冷意。群青一垂眼就瞥見他指上血跡,顯然是剛從刑室趕來。
李煥派來探望她這老嫗,竟是薛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