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要大考了,趁著趙博南他們去城東的學堂檢視考場的準備情況,元無極帶著崔斂笥、圭廣和丹陽公主在崔牧雲默許的情況下,一身成都平民的打扮,在李炳他們的暗中護衛下從王府後門溜出來,去往城南的荷花池遊玩。
滿大街的人都在談論明天的大考,特別是那些參試的舉子,三三兩兩,故意滿嘴詩詞經文,吸引著眾人的眼球,這使得元無極他們幾個小子,倒不太引人注意了。
成都荷花是有名的,這幾天更是成為了學子們聚集的首選之地。
剛過淺水橋,就見十幾個身穿圓領儒服的舉子圍攏在喜雨亭旁高談空論。
元無極也想聽聽他們談論的內容,便好奇的擠進人群。
一位三十歲左右的藍衫舉子拿著剛寫出來的一幅紙卷,上面工工整整的地寫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大聲說道:“這是蜀王殿下月前在郫縣學堂所言,真是令人震耳發聵。”
“我自認為通讀經書,在蜀中難遇對手,每每恃才自傲,前日讀到殿下此言,真是自愧不如。”
這時侍衛已經將亭子中間的幾位舉子的名字打聽出來,李炳附在元無極耳邊說:“上面講話的是資陽黃匡,左邊青衫是眉山左菊成、左菊成旁邊拄拐的是蜀郡田弘、黃匡右邊是武都匡一山,都是蜀中難遇的俊才,不想都聚在這裡。”
元無極好奇的看著拄拐的田弘,問道:“那個叫田弘的在,怎麼還瘸了一條腿?”
李炳也在蜀郡呆了十幾年,對田弘的情況也有耳聞,就輕聲給元無極講起了田弘的故事。
田弘之父叫田輔襄,田家也是蜀郡有名的世家大族。
田輔襄手中,家裡還有幾十畝上好的水地,在城東田氏莊園有三畝的院子,只是田輔襄是族裡有名的書呆子,最喜收集古書,家中五六間房子倒有三間是藏書用的。
每到天晴,便指揮著僕人和他一起將收藏的古籍和竹簡搬出來晾曬,成為蜀中的趣聞。
可惜田輔襄與正妻吳氏成親多年沒有生養,只得又娶了一房小妾曹氏。
曹氏是成都府前坊的坊丁之女,父親好賭,家中窮苦,將女兒五十兩銀子許配給田輔襄為妾。
兩年後,田輔襄正妻去世的時候,妾氏曹氏生下田弘,後來又為田輔襄生下一個女兒。
只是田輔襄和曹氏都不善營生,曹氏自從生了兩個兒女後身子虛弱,田輔襄倒是愛惜曹氏,變賣家財延請名醫為曹氏治病。
這樣坐吃山空,最終不但將家財和田地變賣一空,最後竟連居住的房子也賣掉了。
都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人問,看到田輔襄將日子過得困頓,甚至要靠借貸維持,原來走動的親戚和族人開始避而遠之。
田輔襄只得依靠在街邊擺攤為人書寫書信為生,兒子田弘也為鄰村一位姓謝的官宦人家放牛。
田輔襄依舊愛書如命,雖然家財蕩盡,書本古籍卻一本也不曾賣掉。
這田弘與他老子倒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少言寡語,卻手不釋卷。
別人閒話:這時代若無門路,就是讀一肚子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