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烈火重生之君臨天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倒打一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六章 倒打一耙

靳輔道:“大約明日吧。一看這名字我就知道,都是‘司馬’字號的人,只怕他們要倒老郭,先拿我們發難,得小心應付呀!”

“大帥不必著急,漕堤是斷乎不會出事的!”陳潢靜靜聽了半晌,此時才說道:“我看最要緊的還是趕緊撕擄蕭家渡的事。欽差不問便罷,要問起來,得有個回話。”

靳輔見說得有理,只是自己心亂如麻,一時想不出頭緒,怔怔地道:“有什麼好撕擄的?諱決如諱盜,不能欺君的——聽聽欽差口風再說吧。但有一條你們幾個放心,靳輔不是賣友之人,決口的事,由我承當,與你們不相干。不要在這上頭想法子開脫我。”

陳潢仔細想了一夜,已有成竹在胸,因笑道:“我們當然不欺君。我說的是因勢利導,設法補救。靳公只管拜折自劾,我們幾個計議一個周全之策,晚間補進摺子裡。王上如此聖明,對大人很是寬容,必能嘉納的。”

第二日正午,欽差大臣伊桑阿帶著宋文運、崔雅、伊喇喀三名大員,分乘八人綠呢官轎前呼後擁來到河督府。靳輔按接欽差的排場,鳴炮三聲,開中門將伊桑阿一行迎了進來。因為還在下著濛濛細雨,香案設在滴水簷下。

行了三跪九叩大禮,靳輔瞟了一眼幾個毫無表情的對頭,朗聲說道:“奴才靳輔恭請聖安,萬歲,萬萬歲!”

“聖躬安!”說過這話,伊桑阿一下子變得毫無架子,滿面笑容一哈腰,雙手挽起靳輔,一一介紹隨行人員。大家寒暄著進來,伊桑阿一邊顧盼著說笑,一邊問:“振甲呢?”

“回大人的話,”靳輔見問于成龍,嚥了一口唾沫,“振甲現在河上護堤,已經著人傳叫去了。”

”三品大員親赴河堤,是個實心辦事的人啊!”伊桑阿誇著于成龍,笑呵呵看著靳輔道,“紫桓兄,兄弟此次奉旨查閱漕運,可沒給老兄帶來好信兒呀!”

靳輔剛剛坐穩,聽到這話,忙離席一揖說道:“靳輔奉職無狀,理當嚴責。已拜折皇上請旨嚴議。大人有話,儘管訓誨。”

“坐,坐坐!”伊桑阿“啪”地打火抽菸,蹺著二郎腿笑道,“哪裡有什麼‘訓誨’?這是幾件部議,還有曹相樞都御史的一份參折,王上有御批在上頭,有些督責的話,並無處分。不過,老兄蕭家渡決河之事聖上尚不知道,心裡要有數才好。進退榮辱乃士子常情,公也不必過於在心。”說著遞過一疊厚厚的文書。

靳輔顫抖著結滿老繭的手接了過來。奏議很多,這個場合不便件件細讀。除了昨日拜讀過的,還有戶部尚書梁清標、工部侍郎等等關於河工用銀過濫的奏議。這二位都是平定“三朝”之亂的功臣,又是當朝最難惹的磨勘大臣,人稱“魔王”。別的不說,僅此兩件事便足以使人心寒了。

友請提示:長時間請注意眼睛的休息。網推薦:

/>

再接著一件部議,是吏部考功司據靳輔去年黃河幾處小決口請處分的票擬,部議奪官。奏摺中靳輔原文“臣前請大修黃河,限三年水歸故道。今限滿,水未盡歸故道,請處分”下頭掐著一道深深的指甲痕,顯然是蕭稹讀時做的記號。

下邊硃批卻是:撤靳輔容易,誰可代者?河務甚難,而靳輔卻敢於承當,其餘臣工未必有此氣概!若遽議處,後任益難為力。著令其戴罪督修可也。看了這一件,靳輔心中踏實一點。再看下頭正本,是赫赫有名的曹相樞的參劾本章了。

曹相樞的參折累累數千言,詞氣嚴厲慷慨,賽似一篇,卻專為新開阜河,接沁河通運河而言。裡面連篇累牘奏陳不應束河衝沙、堵塞河道,又說靳輔聽信佞人謊言,以國計民生為兒戲,修造所謂減水壩,簡直是離經叛道的怪物!曹相樞不愧翰林手筆,通篇淋漓盡致,神完氣足,末了口氣一翻,說道:

靳輔請大修黃河,歲耗國幣二百又五十餘萬,巧言令色,謂此後可一勞永逸。天下臣民如大旱之盼雲霓,翹首望之數年,王上寄腹心之託,宵旰切盼河清有日。該督既前奏堤壩已築十之七,而今又開河道疏通沁、運,所謂“一勞永逸”者安在?

讀著這一極漂亮的反詰語,靳輔心中不禁冷笑:開阜河接通沁運,為增加運河流量,曹相樞根本沒見過減水壩,就扯在一道,文章再好也是胡攪蠻纏。

於是靳輔放下奏摺,心一橫,若無其事地坐了,沉思著說道:“伊大人,兄弟已瀏覽過了。方才已經說過有罪,如今又加了蕭家渡決潰,更是罪大於天,應請一併處分。”

“這些事兄弟出京時王上並未訓示。”伊桑阿翻起微微浮腫的眼泡看了看靳輔,“只有一事,司馬大人和郭大人請紫桓多加留意。山陽、寶應、高郵、江都四川瀦水諸湖涸出的田地,若暫充屯田養河倒也罷了。這原是有主之田,聽說有發賣了的。這官奪民田,可了不得呀!”

這件事居然也傳到了齊都!陳潢在旁聽著,胸中突然升起一團怒火:這些地主,治河時,募捐募工一毛不拔,站在幹岸上看河漲。剛剛淤出四千頃田地,一多半還不能耕種,便餓狗似的撲了上來!

因大臣一議事,他的身份插不得口,思量半晌終覺難忍,遂大聲對身邊的封志仁說道:“真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說我們河決了,既是河臣之過,便該扔進河裡餵魚;我們治河淤出了良田,賣給河工養河,又說我們是霸產民賊!真是河治死,河不治亦死。然則何時而活耶?其必曰:先飽食終日不學無術,後挑剔磨勘深文周納,則賢臣之名得焉!”

伊桑阿沒想到一個小小幕僚居然在這場合挖苦自己。伊桑阿正當盛年高位,初當尚書便代天巡行,本來遵循蕭稹訓示,要學宰相度量,但當眾受下人奚落,如何忍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