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棋勢已無勝望。”周培公經過細心觀察,已經熟悉了吳應熊的棋路,遂笑笑道,“可惜的是保柱先生審局不明。”
“那就請周先生接著下!”吳應熊覺得這書生實在狂妄得沒邊兒,嚥了一口唾沫笑道,“你定是國手,不才也可藉此請教一二!”
周培公看了看康熙。
康熙笑道:“你這奴才既出大言,還不趕緊應戰?”周培公這才告罪入座,一出手便在吳應熊侵入的白子旁補了一著。
“妙手!”吳應熊看著,雖是先手,卻並不出奇,便退子向後一連,憨厚地笑道,“君可謂:持重而廉者多勝!”
周培公知他在挖苦自己,見自家陣地已經穩固,微微一笑再投一子,卡斷了吳應熊的腹地與棋根相連之處。
“高著!”吳應熊見他本事不過如此,很有點喜形於色,將袖子一抖又扳出一子,笑道,“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
“吳君!”周培公不得不遏制一下他的氣焰了,便一邊投子,一邊正色說道,“你是熟讀《圍棋十三篇》的了,其中有一篇說得好:謀言詭行乃戰國縱橫之說。棋雖小道,實與兵合。得品之下者,舉無思慮,動則變詐,或用手以影其勢,或發言以洩其機。得品之上者則異於是,皆深思而遠慮,因形而用權,神遊局內,意在子先,因勝於無朕,滅行於未然,豈假言詞之喋喋,手勢之翩翩哉!”周培公十分討厭吳應熊的自吹自擂,引說的正是棋經十三篇中《邪正篇》裡的話。吳應熊聽了,騰地面紅過耳,便不再言語,心裡冷笑道:“少時叫你場光地淨,一片白茫茫,讓你再念《邪正篇》!”一咬牙,又在周培公唯一的角上點了二五殺著。
哪曉得周培公根本不加理睬,見吳應熊中腹的大塊白棋與邊角的連線已被拤斷,便著著緊逼,緊圍猛剿。
吳應熊微微冷笑,單手舉起白子,居高投下,不幾著間,便將周培公中腹被圍的三十餘子一下盡收,雙手捧過來放在周培公手邊。周培公棋盒邊的黑子頓時堆積如山,棋枰上真是個“白茫茫”。吳應熊抬頭看一眼毫無表情的周培公,卻沒敢再言語。
康熙早料到有此下場,忙對周培公說道:“勝敗軍家常事,推枰吧!”
“皇上,”周培公冷靜地說道:“且投幾著何妨?”說著拈起黑子,輕輕落進剛才提過子的白陣之中。
吳應熊這才看出,自己被圍困的中腹大塊白子盡是斷點。周培公這一子投入,正是做眼要點。當他手忙腳亂地補救時,哪裡還來得及!霎那間已被拤成兩截,像兩條死蛇般任周培公宰割。四周角地上的白子,也因前頭緊氣過促,險象環生。周培公毫不留情,衝、斡、綽、約、飛、關、劄、黏、蹺、夾、拶、撲樣樣得心應手,處處都來得準確,吳應熊卻疲於奔命,應對維艱。此時連不懂棋的狼瞫也已看出來,吳應熊已經全盤崩潰了。
康熙心中高興,見周培公兀自提子攻取吳應熊最後一塊角地,竟像是要讓白棋蕩然無存,又見吳應熊滿額是汗,尷尬萬分,忙笑道:“君子不為已甚。”周培公方笑著罷手。一局通算下來,吳應熊僅得八十餘子,氣得臉色發白。周培公默默無言,起身仍退回康熙身後,七個人十四隻眼,看著屍積如山的白子和黑鴉鴉的棋盤發怔。
半晌,吳應熊突然改容笑道:“周先生果然是一位棋枰國手?我失敬了!”他已經恢復了常態,剛才那一幕激烈的交鋒好像根本沒有發生過。
皇甫保柱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恐怕伍次友也未必有此手段,不禁讚道:“吳額駙也算遼東名手了,從未遇到過周先生這樣的對手──倒沒想到殺了我三十餘子大塊黑棋之後,先生還有後繼手段!”康熙高興得也合不攏嘴。他想到今日這一戰實在吉利,此時如在皇宮,他立時就要賞賜周培公黃金了。
“額駙,看來,人貴有自知之明。您的失利,才是因為‘殺心太重’啊!”周培公笑道,“棋道合於人道,人道合於天道,棋子三百六十,合於周天之數;黑白相半,合於陰陽之變;局方而靜,如同地安;棋圓而動,如同天變!兵兇戰危,不能輕啟殺機,惴惴小心,如臨深谷,如履薄冰。你如平心對局,合理合情,盡人事而循大道,何至於就輸得這樣慘?皇甫兄也不必謬獎了!”
他雖然說得十分冷靜,在吳應熊聽來,卻句句都是刻薄譏諷,心頭不由火起,淺笑一聲說道:“高論聆聽之下,殊覺頓開茅塞。不過據愚見,天道也好,人道也好,歸根還要看誰的心謀深遠。謀得深,算得遠,便勝;謀略淺,算步少,便不勝。人定勝天,所以兵法才說‘多算勝,少算不勝’。”
“人定勝天是小勢,天定勝人乃大勢,不順天應情便是因小勢而忘大勢!”周培公談興勃發,顯得神采照人,“吳君,誤人者多方,成功只有一路啊!──圍棋共分九品:入神、坐照、具體、通幽、用智、小巧、鬥力、若愚、守拙。照你方才講的,頂多是個五品,連通幽也不能。不通天道,便不知人道,怕就怕失了這個根本!譬如皇甫先生這塊弱肉,被君用強吃了,再遇強手,以高品戰你,還不是一敗塗地?”皇甫保柱細思周培公這番精闢議論,看了一眼神態自若的康熙,忽又想起伍次友,不覺心裡一動。魏東亭不禁也暗自誇獎:此人雖不及伍次友倜儻豪爽,但他的沉穩細緻、通達務實似乎還在伍次友之上!
往來幾個回合,吳應熊知道自己決非他的對手,便不想再就這個題目說下去,恍然改容笑道:“萬歲,咱們只顧說棋了!萬歲爺親臨蝸居,連杯水也沒有奉獻,奴才實在太粗心了!”說著便吩咐郎廷樞,“去把郡主去年寄來的‘嚇殺人香’茶拿來,請萬歲品嚐。”
這個茶名兒康熙連聽都沒聽說過,忙問道:“什麼叫‘嚇殺人香’,有那麼厲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