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梁城小小慶祝一番,中路北伐軍繼續前行。
不過陸永不再擔任中路北伐軍的統帥,新的中路北伐統帥由楊過擔任。
楊過經過數次戰爭也立了不少功勞,統兵作戰的經驗也長了不少,統帥十萬大軍雖然有些吃力。
但是陸永給他安排了不少精明強幹的將領從旁輔助他,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反正有問題,陸永也會給他兜底,畢竟一個人的成長需要單獨的歷練才能有所成就。
以後,郭靖、楊過這些人都是他縱橫諸天萬界的幫手,需要快速成長起來才行。
楊過接過陸永的指揮權,接任中路北伐大軍,繼續北伐,誓必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大地。
這是陸永對三路大軍最低的要求,也是這次出軍的目的之一。
陸永坐鎮汴梁,把小龍女等人接了過來,以後就在汴梁定居了。
臨安的朝臣和守衛等等也都調集到了汴梁,陸永開始治理國家以及為三路大軍籌措糧草。
治理國家這些事情,陸永剛開始還做的興趣勃勃,一副幹勁的樣子。
可是沒過多久,陸永就對處理朝政的繁瑣事情有了厭煩,主要是每天都窩在書房,處理大臣們遞過來的奏章,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來決策。
嚴重消耗時間,陸永完全沒有時間和小龍女她們合練玉女心經了。
而且陸永有時候在和後宮的女人們對練的時候,大臣們有急事了,都會打攪他辦事。
讓陸永煩不勝煩,要知道就不做這個皇帝,實在是太累了。
當初做皇帝根本不是做一個賢明君主的好吧,只是羨慕皇帝有龐大的後宮,還能擁有一個國家,勢力龐大,做事會方便些。
可是陸永好處沒享受到多少,要辦的事情不少。
為了清閒一些,還能手握皇帝的權力,陸永想了一個辦法。
就是把明朝的政體稍加改動,搬運了過來。
明朝是六部尚書內閣制度,皇帝要是勤快些,就能很快收權,要是懶散些,就算幾十年不露面,也不會出現大問題。
只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導致宦官專權,大臣結黨營私。
陸永稍加改動,把蓋大印的權力交給了黑天神教的堂主,讓他們給內閣的提案蓋印。
為了確保黑天神教這些堂主的忠誠,陸永還給他們吃了赤膽忠心丹,有著黑天神功和赤膽忠心丹雙重保障,他們的忠誠度短時間內應該沒問題。
所以明朝的六部尚書內閣制度就被陸永最終改成了黑天內閣制。
黑天神教撤銷,神教教眾的大部分人員轉化成黑天衛,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只聽命陸永這個大楚皇帝。
他們是皇帝大印的守護者,堂主以上是大印的協助使用者,可以代替皇帝使用皇帝大印,處理內閣遞過來的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