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這些行動的主要是284師第二團的戰士們。
第二團屬於楊明志的嫡系部隊,他們按部就班的再把發射架架好,將彈體更換即可!
楊明志做出了命令,即針對切爾尼戈夫的轟擊任務,由第二團執行。
對此,泰普諾夫提出了一些異議,還是被駁回了。“哎,誰讓那個拉夫連季,是司令的兄弟呢!”
因此,在勝利完成了白天的作戰後,第二團全體官兵就撤離了戰場,他們攜帶著一部分戰利品,尤其是一些馬匹、馬車,先行沿著通向斯拉夫季奇廢墟的公路前行。今晚,舊營地亦是其今晚的營地。
將第二團部署在偏後方。一來是天一亮,這些物資就能順著通向米西渡口的土路運抵渡口,再迅速帶回對岸。二來,白天用於轟擊羅軍軍營的火箭炮發射架,它們一直沒被拆卸,也更沒必要拆卸,甚至連稍微的更換位置都不需要。
蘇軍現在也不可能去實地測量,所有人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在戰前國土測繪的搞精確性,這樣,只需要用圓規和直尺去規劃好距離與方向,在按照根據實驗計算出的函式表去修正仰角即可。
似乎,明日太陽生氣後只需把“飛魚”裝填上就可直接點火,接著拖著濃煙的“飛魚”突破晨霧,迎著朝陽向目標飛去,最後化作巨響!一切就是這麼簡單!
至少楊明志覺得火箭炮發射就是簡單的事,按照這個時代的認知,射程四十公里的火箭炮過於黑科技,而在幾十年後,這種射程的火箭炮早就是大路貨級別的了!
現在,他收到了來自指揮部的這份電報,還有什麼好顧慮的麼?已經沒有了!
楊明志的精神突然有些亢奮,他對明日的行動充滿信心,然身體細胞畢竟是非常誠實,每個細胞都因疲憊發出著聲嘶力竭的吶喊,最終,這具身軀有鑽回自己的窩棚……
……
這一宿,平安無事。蘇軍的森林邊緣和廢墟旁,這兩個軍營沒有任何異動,周遭的森林中埋伏著一些蘇軍哨兵。
羅軍的確敗了,然不能完全保證敵人就不會遺留下一些散兵遊勇進行暗中破壞。
這些哨兵輪流值班,他們聽到了貓頭鷹微弱的翅膀聲,聽到了土撥鼠挖洞聲,亦是聽到了松鼠製造了微弱異響,唯獨感知不到敵人的氣息。
這片森林中,的確不存在羅軍的遺留人員,甚至除卻蘇軍計程車兵,其他的人類根本不存在。一旦蘇軍全面撤走,這片森林就真正成了無人區了!假若人類不再涉足這裡,北極狼、棕熊,甚至是白熊,將把這裡作為居所。
楊明志願意行動結束後,將部隊撤走?
不會的!他已經下定決心,在斯拉夫季奇的廢墟上完全能建立新的定居點,這片森林也是打游擊的得天獨厚之地,誰最終會成了這裡的捍衛者,自然是那個人了!這種安排,那個人和他的弟兄,也一定會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