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塞斯庫帶著他為數不多的倖存者開始了艱難的狂奔,他們拋棄了大量輜重狂遁十公里。
對於一般的部隊,撤退十公里不是什麼難事。然對於剛剛打了敗仗的這支部隊,向東撤退十公里,都算是一次艱難的“遠征”。
這支部隊在天黑前才走了這般距離,在夜幕降臨後,他們繼續東行,最終找尋到地圖上的一個存在——西勒曼卡村。
和諸多的烏克蘭村莊一樣,這個村子也是被德軍控制住的。這裡的居民超過千人,就烏克蘭而言,這裡算是一個大村子。這個村子由德軍控制,這些德國人對這裡的村民也是比較放心的。
原因無他,該村村民普遍對斯大林沒有好感。也就是幾年前,這個村子也為當時的饑荒波及,自那時起,該村的廣大烏克蘭族人,就認為死了那麼多人都是斯大林的惡行所致。因而他們將德軍的入駐看做是救星。
德國佔領軍亦是需要利用這裡的人力資源,這些烏克蘭人響應德國的號召,願意為德國服務,去打擊斯大林。因而,村裡的一些男人自願加入了所謂的東方營。
也因為這裡的村民積極加入偽軍組織,因而也就得到了德軍的優待,蘇軍的游擊隊也自然的無法在此處有所發展。
只不過這些加入偽軍的村民已經全部死了,他們隨著東方營駐守在斯拉夫季奇,那裡已經化作廢墟,守軍全軍覆沒。
村民本就對斯大林心有仇恨,又聞當兵的男人都戰死,村民怒不可遏,時逢羅馬尼亞第六師的一支步兵團,奉命去收復斯拉夫季奇,這些村民果斷的提供了大量的糧食,並將羅軍看做是復仇者。
控制該村的德軍,也收到了儘量幫助這些友軍的命令,也從倉庫裡調撥一些軍姿。
然,德軍官兵始終瞧不起羅軍是有原因的——羅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差。
“他們畢竟是一個師,這麼多人去攻打逃跑的蘇聯的遊擊旅,還能再失敗?”村裡的德軍排長對這些羅馬尼亞人還有些信心,畢竟他們的兵力非常龐大。
而羅軍就以一次徹頭徹尾的慘敗,向這些烏克蘭村民,向德國駐軍,證明了自己的戰鬥力是多麼的窳劣。
格里塞斯庫帶著他的殘部,就在這村子裡開始休整,德國駐軍也算是對友軍仁至義盡。他們下令烏克蘭家庭必須收留這些羅馬尼亞人!
這些烏克蘭人,他們之所以之前對這些羅馬尼亞人有所好感,是因為他們是去攻打殺害村中當兵男人的“斯大林份子”。現在這夥兒人,他們拿走了那麼多糧食,反倒落得個大敗虧輸,一個個狼狽的像是乞丐。
如此,烏克蘭人對羅馬尼亞人毫無什麼好臉色,村民的刻意怠慢也令羅軍勃然大怒。
本地的德軍沒理由和這些臣服於己的烏克蘭人動粗,羅軍則如一個個火藥桶,他們打不過敵人,便把積攢的戾氣向村民發洩。
羅軍是有槍的,當有人向怠慢於己的村民開火後,整個村莊迅速陷入雞飛狗跳中!
騷亂突然發生,村莊變成了人間地獄!
在混亂中,羅軍士兵真可謂聽到槍聲就認為是俄國人打過來了。大量的村民逃到戶外,羅軍便瘋狂的向這些疑似目標開火,一時間根本無人去想他們打錯了人。
就好像蘇軍真的打來一番,甚至有羅軍開始成群的突出修整的村子,繼續向東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