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七百九十三章 攻堅火箭炮的戰役(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三章 攻堅火箭炮的戰役(一) (2 / 2)

所以,他一邊說著,一邊在筆記本一處空白頁,用鉛筆畫著理想中的草圖。

……

穿越到這個戰爭時代,楊明志已經認同了這種命運,如何活下來不僅僅需要運氣,還在於自己依靠知識去拼。

那個位面的自己曾是某機動部隊的軍人,本來自己有保有學歷,又經歷了軍營的磨礪,對武器研發也有了自己一套看法。當時,“絕對快相對準,戰鬥靠火力說話”的理念已經開始普及,因此部隊已經全面裝備了不佔編制的火箭筒。

其中最為兇殘的正是那120毫米的大管子。

雖然說口徑就是正義,這管子裡裝填的飛彈,它才是破敵制勝的關鍵。其中最為兇殘還不違背國際法的、能夠以非人道的方式大規模殺敵的飛彈,正是雲爆彈。

這種武器楊明志當然操作過,而且打出去的火箭彈不少於十發,其他種類的也有不少。其殘酷的爆燃能輕鬆的依靠強大壓力,粉碎靶場上的傳統磚木民房,更不說壓碎敵人的身體組織。

圖紙已經花完了,楊明志也說了很多。

在人們面前展示的草圖,是一個粗管子安置在三腳架上的模樣,不止一人在說,這構造和部隊先有的無後坐力炮很像。

隨著楊明志講解的深入,這管子的構造並不複雜,它本身就是一個火箭炮的導管。

這導管的內徑足有120毫米,已經堪稱大口徑了,不過它本身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這單兵火箭炮發射系統的關鍵,還在於飛彈。

對於火箭彈的構造,楊明志深知當前存在著嚴重的技術障礙,只要不會影響效能,飛彈簡陋一些沒什麼不好的。

只見草圖上畫著一副飛彈的剖面圖,其構造沒什麼特別的,因為在場的人們已經先入為主的將其和喀秋莎火箭炮聯絡起來。

畢竟直接參考借鑑喀秋莎的現有成果,是迅速完成研發和製造諾夫戈梅利自己的大口徑火箭炮之關鍵。

但兩者必然有著巨大的不同,那就是戰鬥部裝填的東西堪稱奇葩。

經過這番講解,大家的心中也少了很多疑問。

楊明志總結性的說道:“我們仿造已經投入作戰的喀秋莎火箭炮的結構,其戰鬥部裝填硝酸肼這種高能燃料,推進部主體是黑火藥,為了增大射程必須摻入化肥增強推力。

如此,我們真正面臨的技術難點有三個,一個是保證那些危險的硝酸肼能安全的填入,二是最好使用撞擊式點火模式,三是保證推進部足夠結實,即便導管式的發射方式不考慮膛壓,我們也得考慮推進部內部的強大壓力。

我們最終的目標,正是隻要單兵肩膀扛著發射管,亦或者安裝在三腳架上,瞄準噴出火舌的設計口扣動扳機,就等著火箭炮安全飛過去,把敵人轟殺至渣!”

三個需要注意的火箭炮系統的結構性難點,裡固施科夫和波波夫已經詳細的記在本子上。這些固然是困難,沒有人臨陣退縮,在楊明志的命令下,整個設計局開始了攻堅研發新型火箭炮的“戰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