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喝上咖啡,即便工作到明日太陽昇起也完全沒問題。
這個時代,也就美軍士兵能一直享受這個!
吃罷了飯,楊明志和他的研究員們,一股腦的鑽進設計局的辦公室內。
他拍這手大聲命令道:“同志們,趕緊把桌案清理乾淨!波波夫,你負責把最初我們搞小口徑火箭的資料,火箭助推式榴彈的資料,統統找出來!”
波波夫有個小習慣,便是完成了一個武器的研發後,相關資料必定整理完畢,很快的一個木箱被抬上桌案。
“長官,如你所見,這就是你要的資料。”
楊明志有些吃驚,這個人把檔案整理的非常好。“很好,這樣就省卻了我們很多的時間。那麼你現在把無後坐力炮和最初的那些小口徑火箭的資料都翻出來。”
最終,三個木箱被擺在桌案,楊明志簡單的瞧了瞧,這裡面一堆大小參差不齊、有些發黃、寫滿密密麻麻文字的紙張,居然就是幾個月以來的主要研究成果。
因為更多的心思用於指揮作戰,他差一點都忘了,這些資料有些是自己親自書寫。
不過那些連續熬夜加緊研發武器的經歷,一直刻印在腦海裡。
其實即便沒有這些資料,大口徑的火箭炮還是可以搞出來的。如今,之前的研究資料完好無損,接下來的重頭戲,自然是整理資料。
楊明志令大家稍安勿躁,找到木凳整齊的做好。接著站起身就像是一個老師,敲著桌子,說明這三箱檔案的重要性。
原來,在他的計劃著,新的火箭炮需要參考無後坐力炮、火箭助推式榴彈和最初的竄天猴。
其實單兵火箭炮武器早就搞出來了,奈何受制於材料,其口徑很小,威力也就相當於一個進攻手榴彈罷了,殺傷方式還停留在破片單純性物理撞擊的低階層次。
楊明志解釋道:“去年我們已經研製成功了火箭武器,因為後來我們又成功復刻了火箭助推式榴彈,前者因為停止研發。如今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可以理解成將火箭武器的專案重新上馬。”
提到幾個月前的那些火箭,在坐的裡固施科夫深有感觸,他不得不倡言:“在坐的一些同志是知道這件事的!那些火箭武器的點火模式還是二百多年前的方式,當時我們的條件太糟糕,即便如此還是造出了火箭,就是其威力和射程太差勁了!它的出現,只是勉強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至少幫助我軍度過了幾個月的危險期。”
“我們的兵工廠廠長說的沒錯!”楊明志肯定道,“我們現在依舊在生產無後坐力炮,炮彈也是在量產的。可能會有人質疑,既然我軍已經不是去年的糟糕處境了,依靠現在的軍備,戰鬥力已經很強。如此把很多材料用於新武器研發,是否非常必要。我說這很必要!因為我們要搞的是一款戰術武器,更是一款戰略武器。”
牛吹的大一點,好讓這房間裡的年輕人更加亢奮。
什麼叫做戰略武器?有次武器,能打破敵我雙方戰略之平衡的武器!楊明志提到這個詞彙,大家神采奕奕。
“很好!現在大家都安靜,各自把筆記本拿出來,牢記住我的要求!”
在這之前,關於火箭炮和其配套系統最基本的效能要求已經說明,楊明志繼續補充一些內容。
很多時候,僅靠一張嘴來描述,是不能把細節說明白的。在武器研發方面,幾乎都是靠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