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蓮京娜將市委的信擺在桌子上,包括楊明志在內的三人傳閱了一下。
這信件的內容很豐富,首先便是介紹了自蘇軍反攻之前的戰爭進展。楊明志拿著這份紙大吃一驚,乾脆站了起來,仰天大笑。
“你笑什麼!?不就是你發明的武器,莫斯科方面已經在用了嘛。”耶蓮京娜有些不耐煩。
“是啊,他們真的用上了,單兵火箭和反坦克炮的配合,愣是在圖拉方面,把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隊打敗。他們早早的撤退,整個莫斯科南部的壓力頓時降低很多。”
關於戰爭的細節部分,或許只有軍人才看的明白其中的貓膩。德劇成為強弩之末,在戰鬥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德軍已經失去了一開始時的英勇,反而蘇聯軍隊士氣昂揚,後勤和軍武方面,優勢漸漸體現。
在檔案的中段,市委提到了德軍開始撤退。大量的傷兵進入列奇察,之後由卡車運往後方。亦有大量的戰俘被徒步押運,最新來的一批戰俘人數巨大,令人揪心。
市委的意思為此簡單,希望距離那條公路最近的284師有所表示,多救一個人,對於整個戰爭的程序,都多一份有利。同時也指出,救援戰俘使得他們重新歸入部隊,這也是方面軍司令部希望284師能夠摒棄前嫌,拉那些兄弟們一把。
楊明志最後看完檔案,他將紙壓在桌案,看著大家。“同志們,戈梅利市委的要求同樣也是方面軍司令部的上司們的希望。你們希望我定一個襲擊計劃,我想咱們已經不得不展開軍事行動,因為這近乎是一個軍事命令!我們要打擊德國人的囂張氣焰,又要解救我們的被俘士兵。因此未來的軍事行動,我們要麼以兵力有限唯有不去打,但我們決定要打,就打一場大的。”
“唉!拯救那些戰俘。其實我對這些不能戰鬥到底的人一直很鄙夷。但不去救他們,我的心裡也過意不去。既然是鐵木辛哥希望的,我們就去戰鬥!”耶蓮京娜一臉的不屑。
“他們被俘也有五花八門原因。比如說咱們,如果咱們都戰鬥到底,像個傻瓜一樣和敵人的坦克硬拼,你我等等等,咱們早就埋在明斯克郊外了。”楊明志對於蘇聯軍方制定的規定一直不滿,因為士兵沒有投降的權力。戰爭要麼生要麼死,苟且偷生被發現會被槍斃,做了戰俘更是會被鄙夷甚至迫害。
但在白俄羅斯、基輔、維亞濟馬,蘇軍還不是幾十萬幾十萬的投降。楊明志不想和耶蓮京娜慪氣,他還是要辯護一番。“那些士兵,或許並不是因為懦弱無能而投降,如果軍官都投降了,作為士兵還能怎麼辦。是抗拒軍官的命令麼?不是所有人都像耶蓮京娜你一樣,對布林什維克無限忠誠,作戰時候肯定不會貪生怕死。指揮官和政委不投降,士兵們也肯定會頑抗到底,這些已經有太多的明證。
所以我們主動出擊,把這群戰俘救了,命令他們加入咱們的部隊。由你我這樣的指揮官,他們立刻會變成精銳部隊。”
耶蓮京娜可不是榆木疙瘩,她想了想,還是覺得這男說的話確實很過分,卻也是合乎人性。她便就坡下驢,道:“我就相信你,努力不對那些人有什麼偏見了。前提是咱們得把這些傢伙們救回來,他們是苟且偷生還是無奈投降,我審訊一下就知道了。如果審訊發現了什麼投降的致使者,我會判其有罪。”
因為戈梅利市委的情報,情況出現巨大變數。楊明志原本希望來個一箭三雕,即:第一,把霍姆尼奇打下來。第二,打一下德軍715師。第三,伏擊公路,再襲擊一下敵人運輸隊。
現在那條公路要有大量戰俘走過,襲擊運輸隊的計劃必須要改,變更為救援行動,這裡面的事可就複雜了。
在會議上,楊明志初步了闡述原來的方案。
“我們要拿下霍姆尼奇,但並不是解放她。我們能很容易攻克,之後我們重兵襲擊這件事就會暴露,就俘虜亨舍爾的說法,他們的師很希望解決掉公路兩側的游擊隊,尤其是還比較神秘的我們。”
“所以你準備怎麼幹呢?你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說敵人會瘋狂反撲?”耶夫洛夫冷靜問道。
“沒錯,我相信敵人會反撲的,這樣才符合我的計劃,也符合敵人大部隊的希望。”說到這兒,楊明志透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