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三十九章 花錢的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花錢的國策 (2 / 3)

給百官加薪,一來是為了官場風氣。

說實話,高拱是一個能辦事的。周夢臣與張居正在推動變法的時候,高拱做了一個十分好的輔助,在高拱的調教之下,大明官員的平均素質,要比嚴嵩,徐階時代強多了。

只是,百官都有怨言了。

無他,在嚴嵩徐階時代,朝廷上上下下,哪裡有這麼多事情。而今周夢臣手下,有做不完的事情,上面更有一個水火不侵的活閻王盯著。下面官員能高興才怪。

周夢臣也是知道的。

不過,在周夢臣看來,大明官員是好狠狠收拾一下了。

畢竟,大明官場風氣轉壞,也就是嘉靖年間的事情,在正德之前,誰要是出去貪汙了,將錢帶回家,會被鄉里鄙視,覺得這個人不是好人。而今,誰要是出去做官,沒有搞到錢,鄉里就認為這個人是沒有本事的人。

這不僅僅是官場風氣,連民間風氣也一樣,似乎颳起了一切向錢看的風氣。

周夢臣也不知道,是帶來的風氣,還是大明原本就有這種風氣。

但是,如此風氣之下,即便是高拱鐵腕治吏,還有很多人前仆後繼,愛財不愛命。

周夢臣覺得僅僅嚴刑峻法是不行的,也要試試高薪養廉的路子。畢竟明代的官員收入是有一些低了,而且多少年都麼沒有漲過工資了。

大明物價都上漲了,也是該漲漲了,也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是海瑞。

當然了,周夢臣還藏著另外一個小心機。

那就施恩百官,如此一來朝廷上下都吃了好處,將來有人想推翻新法,百官上下也要摸著錢袋子想想。

至於鐵路線就不用說了,那是基礎建設,同時也拉動經濟的手段。

雖然說大明經濟從嘉靖三十多年之後,一年好過一年,但是周夢臣卻擔心,這股勢頭,估計也沒有多少年了。而且已經形成了南強北弱的局面。

南方直接面對海外,加上海外開拓,有無數利潤點,更不要說,北方本來就比不上南方。

而北方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就是河朔省,主要是因為,新絲綢之路。從河朔北上漠北,從漠北走欽察道直接到俄羅斯,這一條商路已經打通了。

只是路上的貿易量,如何能與海上比。更不要說這一條路,在高緯度區,一年凍上九個月,都是正常的。

所以,河朔省雖然在農耕與遊牧的交界線,溝通牧區與農耕區,有很大的商機,但完全比不上南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