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一旦中舉,就以自己的免稅額度,不再交稅不說,還有無數百姓詭寄於名下。而大明田賦徵收,並不是以人為單位的,而是裡甲為單位。
說起來也很正常。
大明如果要以一個人為徵收單位,基層就需要多出很多工作量,一般來說,徵收賦稅的時候,都是以各村子一併徵稅的。讓里長,甲長,村長等將各村的收上來。
總額是不變的。如果有些人免稅,就要有人增加賦稅。
也就是大明朝廷沒有增加賦稅,但是有這麼多人免稅的,那麼賦稅就增加在那些不能免稅的人頭上。
這還沒有富戶用各種手段買通衙門,種種免稅手段的。
如此一來,真正負擔賦稅的人來說,其實賦稅一直在緩慢增長的,再加上很多苛捐雜稅。百姓承受不起,也就很自然了。
而基層胥吏的手段,堪稱如狼似虎。凡是交不上來賦稅的人家,那都是真交不上來的,甚至有家破人亡的可能。
其實這種現象,很早就有發生了,在正統年間。就勾銷過數千萬糧稅。甚至過一段時間,將這些拖欠朝廷糧稅的數額都豁免了。
畢竟,朝廷真不能將人給逼死吧。
但是這就沒有問題了?
自然有問題了。
朝廷豁免拖欠的賦稅,很有可能讓當地勢力人家利用。沒有免到應該免的人,反而將他們家的賦稅給免了。就好像吃低保的人都是大有來頭是一樣的。
可以說,朝廷不對最基層進行一次整頓,不管怎麼做,都無法深入大明基層之中。任何手段都是沒有用的。
而大明最基礎的東西,是什麼?
是土地制度,是黃冊。
只是誰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一些官員沉默片刻,就開始從各個方面來反駁周夢臣了。畢竟,大明官俸才多少了,大明朝廷官員的用度,一方面是朝廷上的灰色收入,另外一方面就是依仗功名在家中兼併的土地。
如果一切都抖開了。
他們該怎麼辦?
一時間,在他們口中,周夢臣的政策是十惡不赦,是霍亂朝綱,更有人說周夢臣提出的等良賤,是混淆上下尊卑,未必了三綱五常,是不忠不孝之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