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對景王之死,固然有傷心,但是父子之間到底感情這有些單薄。讓嘉靖更擔心,或者說是傷心的。景王一死,嘉靖成活下來的子女,只有一子一女了。
這一子就是太子。
而太子也僅僅有兩個兒子。
而且太子才六歲。
另外一個更小。才三歲。
這年頭幼兒的夭折了是很高的,這兩個孩子一個也沒有站住,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更讓嘉靖憂心的是,太子痴肥,人笨也就罷了,身體也不好。
嘉靖偷偷問過很多太醫,這些太醫不敢明說,但是拐彎抹角的意思是,太子這身體如果不能善加保養的話,恐怕不能得天年之終。
大明皇室近支,就四個男丁,卻是一屋子老弱病殘。一個正當年太子,卻又是這個樣子。這豈能不讓嘉靖憂心忡忡啊。
他從來不信任任何人的忠誠。
他一直擔心,周夢臣會得寸進尺,到時候,真變成聖天子垂拱而治了,他有何顏面件列祖列宗。不,如果真成為聖天子垂拱而治。雖然有些窩囊,但還行。
如果內閣出一而不肖之徒,謀朝篡位。這可如何是好?
是的,大明之前的制度,有種種不好的地方,甚至讓大明淪落如此,也有這些制度的原因。但是之前制度有一好處,那就是整個制度之內,不會出現有什麼勢力能夠謀朝篡位。
但是而今內閣權力之大,已經有些超出這個限制。
不,準確的說,是周夢臣這個人超出了這個限制。
周夢臣其實也在規避這個風險,一旦軍權能夠真正被樞密院所掌控,文官對軍權只能間接控制。這樣一來,內閣總覽全域性,樞密院卻是隸屬於皇帝的。再加上其他限制。
皇帝還有一定的保障。
但周夢臣是一個特例。
是的,特例。嘉靖是不可能忘記周夢臣在軍中的門生故吏。在大明軍中第一勢力,一直是周夢臣一派,即便是嘉靖將豐國公李儒硬生生從周夢臣一派中掰了出來,又經過西域之戰,豎立了豐國公李儒的威信。但是,豐國公一脈,還是不能與周夢臣一脈相比。
這也是嘉靖心病所在。
只是他心中也很矛盾,一邊擔心周夢臣勢力越來越大。另外一方面也沉迷於周夢臣給他帶來的聲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