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說道:“好孩子。無須如此 我老頭子無官一身輕。沒有人盯著老頭子我不放的。”隨即徐階將目光看向了周夢臣。他看得眼睛有些複雜。
周夢臣也有一些尷尬,說道:“徐公,不是我不盡力,實在是海瑞這個人。我也不好管。就是一顆又硬又臭的石頭,我見了之後,定然好好的責罵他。”
徐階說道:“不用了,我也沒有想到,官場上盡然還有此等人。有海瑞做父母官,是松江百姓的大幸。也正好讓徐蟠去臺灣。”
周夢臣當初說了,只有徐蟠能過了海瑞那一關。再有事情都給他兜著。但是正如周夢臣所料,徐蟠在海瑞哪裡被剝了一層皮。好在海瑞還是尊重徐階的。徐蟠也每沾人命官司,最後大多數官司最後是賠錢。一下子讓徐家出了大血了。
即便如此徐蟠還流放千里之外。
好在周夢臣還能動了一些手腳,讓徐蟠不去別的地方流放,而去臺灣。
如果不是徐階深刻了解了糖業的生意,知道周夢臣給徐家送來一個什麼樣的聚寶盆,他都以為周夢臣要出爾反爾了。
周夢臣給出的不僅僅是一份糖業發展報告。已經糖業利潤多少,還有一些新工藝,將蒸汽機加入傳統熬糖工藝之中,大大降低成本,再加上臺灣本身就適合甘蔗生產。
只要徐家做好,今後就是素封之家。
再加上臺灣在政治勢力上的空白,今後很有可能,徐家就能坐上臺灣的頭把交椅,就好像霧峰林家一樣的本土大豪,不,要比霧峰林家強得多,畢竟徐家是宰相門第,僅僅這一封影響力,就足以讓徐家成為臺灣的郡望之家,多年之後,甚至有魏晉世家的威風。
徐階也是看到這個潛力,才知道周夢臣沒有騙他。
至於徐階有沒有決心將徐家遷到臺灣,一般人還真沒有這個決心,而徐階不是一般人,而且徐階非常非常不喜歡松江府的風氣。徐階在很早之前,就準備遷到江西去,因為他覺得江西民風淳樸,不像松江這裡唯利是圖。
歷史上徐階的墓就沒有在松江。
而今有了更好的選擇,徐階自然要去。畢竟而今對徐階來說,家國大事與他已經沒有關係了,他今後的精力,就是要為徐家打下根基,好讓徐家世代相傳。成為名門望族。
歷史上徐階廣置田產,未必不是這個想法。
周夢臣見徐階如此好說話,立即說道:“徐公能見諒,就再好不過了。”
徐階正要說話,卻見一個小吏過來,說道:“諸位大人,時間差不多了。”
徐階說道:“正好,我就不耽擱大家的時間了。”
一行人簇擁著徐階上了火車。徐階一家人獨佔一節車廂。其實還不夠。剩下的很多東西,都讓僕人在後面慢慢地運輸。
徐階忽然無限感慨道:“飛熊,我忽然覺得你的想法或許是對的。這天下是要大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