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周夢臣其實是有些話沒有說的。
他這種利益換利益的辦法,都是那些能在大明朝廷之上佔據位置的人。對於很多已經沒有權勢,還佔有龐大的經濟利益的團體,周夢臣會有別的辦法。
沒錯,就是說的藩王。
大明就是這裡,權力是在財富之上,有權力的人不怕沒有財富,而沒有權力的人佔據財富,就是所謂之肥羊。
各地藩王在周夢臣看來,就是一個個肥羊。
動了,能夠減輕大明百姓的負擔。也能減輕朝廷的負擔。甚至能得一筆錢財。緩和大明內部矛盾,又能有錢。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名為切餅,實則是一場大洗牌。
至於具有怎麼洗從什麼地方下手。周夢臣暫且不知道。畢竟他還有時間去想,等他進入內閣之後,再說這些事情也不遲。
林潤對周夢臣的種種並沒有什麼表態。不過與周夢臣之間也顯得親近不少。
敏感的問題,不好再談。但是一些大明的普遍問題,周夢臣與林潤倒是談了不少。這讓周夢臣對林潤有了新的認知。之前周夢臣看重林潤,僅僅是徐階挑選地人。
在周夢臣看來,徐階的眼光是可以相信的。
而今卻不一樣,在他看來林潤的確是一個人才。一個值得他看重的人才。值得他挖牆腳的人才。
兩人談到天色將晚,周夢臣說道:“時候不早,你早些回去休息吧。明天我安排了南京的事務,就一起走一趟揚州。做一個了結。”
林潤說道:“下官明白。”
周夢臣將林潤送走之後,想了想,派人將李遂招了過來。
李遂來了之後,對周夢臣雖然畢恭畢敬,但卻有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顯然周夢臣南京兵變的處理,雖然對朝廷是極好的。但是對李遂本人算不得多好,甚至可以說犧牲了李遂的名聲。
李遂雖然因為大局觀,暫時忍下來的。但是並不是說,他對周夢臣就沒有了怨恨。而今能在周夢臣如此,已經是看在周夢臣是他的頂頭上司份上了。
李遂已經準備辭官,反正已經老了,六十歲上下的人了,在這個時代,即便不致仕也做不了多少年官了,如果不順心,還不如一走了之。
準備走的人,就不怕得罪人了。縱然周夢臣權傾朝野,也不好去找一個已經致仕老頭的麻煩,真要這樣做了,周夢臣還要不要臉面,要不要名聲。所以他對周夢臣也是淡淡的。
&n..pppp('奮鬥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