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臣帶著幾分感慨,說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很多事情都要小心,比如而今大明,就好像是一張大餅,太祖時候,是皇帝獨大與天下百姓分一張餅,但是隨後皇帝的餅一點一點減少。同樣百姓在這一塊餅上面的
位置也越來越少,士紳與勳貴,藩王的分量越來越重。”
“如果繼續下去會是怎麼樣?”
林潤還是很明白的,他閉上眼睛說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各地賦稅徵收不出,壓力全部到了小民這邊,而小民早就被壓榨的體無完膚。此刻不過一死,唯有一死而已。”
周夢臣說道:“這個時候,持牛耳者,就要有自己的想法了?”
林潤說道:“那大人想要如何分餅?”
周夢臣沉吟片刻,說道:“我也沒有什麼高論。只知道,做事情要隨機應變。不能太過死板。而今要給天下百姓一口氣,讓他們多吃一點。才能活命。百姓安堵,大明江山才能安堵。”
“但是形式如此。只要一動,必然觸及多方利益。所以我的辦法是一邊擴大餅,一邊將餅的結構進行一些調整。我在大同的時候,就以邊貿起家,為大同找了一塊新餅,從此安撫各方勢力,齊心合力,而今大同也還行。”
林潤聽了。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大同作為塞上明珠,甚至已經是北方最大城市之一。桑乾河運河,往往每天都要報稅的人塞滿了河道。簡直不能再繁華了。周夢臣這話簡直是在炫耀。
不過,即便是炫耀。林潤也是服氣的。
同時林潤也對周夢臣感動十分新奇與吃驚。
新奇是周夢臣的比喻太過赤裸裸的。但是而今看周夢臣的作為,好像又能從這裡面得到啟示。一時間林潤想了很長時間。似乎都忘記了他是徐階的人,與周夢臣關係微妙之極。
周夢臣今日對林潤說這些話,固然有拉攏林潤敞開心扉的原因,但是周夢臣也覺得他之前一直是務實。做一件一件的事情,這不是不對。只能說在其位謀其政。
而今周夢臣已經到了大明上層。已經越來越的處理具體事務。他的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內容應該轉到務虛了。
不過與之前的科學與氣學的結合不一樣,而這一次他要面對的一個龐大無比的,乃至於是世界的終極命題,那就是治國之道。
他必須要為自己將來上位尋找一番理論。
這一套理論既要有可執行性,也能吸引更多人支援。
徐階都有他的三還之政,周夢臣自然也要想自己如果進入內閣之後,該做什麼?
在周夢臣看來,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整體上,做事方法就是周夢臣剛剛說的,將新增的生產力作為新蛋糕,然後重新分配,一點點的將大明的結構給調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