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樣的危害太大了。
五代十國時期,兵強馬壯為天子。不知道讓多少百姓填了溝壑。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文官政治,導致武力削弱。但是從宋代之後,都是文官政治,乃至後世現代國家。也是以文治武。
因為即便壓制武將,有怎麼樣的危害。也比不過武將當政,肆意使用武力的危害大。
能不能控制軍隊,是一個國家根基穩固不穩固的重要標誌。周夢臣決計不能讓這一件事情,這樣完了。他本來就想對南京京營各營動手,而今正好趁著這個機會一併解決了。
何心隱說道:“不錯,這些京營士卒本來都是南京土著。因軍餉作亂,情有可原。但是他們根本不念南京父老之情,細洗劫了南京很多大街。如果沒有李遂當機立斷,攔住了這些亂軍,南京恐怕要有一場大難。”
周夢臣問何心隱說道:“你想不想見一見李遂?”
何心隱說道:“倒是想見一見。”
周夢臣對徐渭說道:“讓李遂過來吧。”
周夢臣不會聽何心隱的一面之詞,他也要接觸一下南京方面,看看他們怎麼說,而李遂作為周夢臣的直接下屬,雖然長時間沒有跟在周夢臣身邊。但是官場上的隸屬關係,是不會變的。所以,周夢臣將他給秘密叫過江來。
徐渭立即說道:“是。”
一會工夫,李遂就到了。
李遂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臣。他是嘉靖五年進士。一步步走到現在,他這樣的老臣,才是大明大部分官員的寫照。不能算無能。只是沒有背景與靠山。只能一步步地熬過來。
李遂行禮過後。
周夢臣問道:“南京兵變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遂將情況言簡意賅的說明一下,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將有些點給省略掉了。最後說道:“振武營為首,黃山等十七人。乃是兵變核心人士。”
周夢臣說道:“核心?你的意思是,為首重辦,脅從不論?”
李遂說道:“正是如此。在下官看來,大人當宣榜安民,向京營各部展示朝廷寬大之意,並承諾不裁撤京營,並派讓捉拿黃山等一行人。斬首示眾,以儆效尤即可。”
周夢臣說道:“你真這麼想?還是魏國公他們也是這麼想?”
李遂說道:“南京內各方官員的意見大體是這樣的。”
周夢臣說道:“原來如此。”
周夢臣也能揣測出,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無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